“至美”闻一多 | 封面人物

“在历史中,他被定格成一个永恒的壮烈形象,不变的道德和真理;但深入他的艺术作品,一个更加立体的灵魂就会渐渐浮现”

责任编辑:周建平

《对镜》 作者:闻一多

“在历史中,他被定格成一个永恒的壮烈形象,不变的道德和真理;但深入他的艺术作品,一个更加立体的灵魂就会渐渐浮现”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36期)

“绘画本是我的原配夫人,海外归来,逡巡两载,发妻背世,诗升正室。最近又置了一个妙龄的姬人——篆刻是也。似玉精神,如花面貌,亮能笼擅专房,遂使诗夫人顿兴弃扇之悲。”

1927年,闻一多在致饶孟侃的信中,以幽默风趣的比喻,道出了他在艺术上三方面的成就:绘画、诗歌和篆刻。

闻一多三子闻立鹏继承了闻一多的绘画天赋,后从事油画创作,闻立鹏之子闻丹青又选择了摄影艺术。闻丹青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祖父为人所知,通常因为他民主斗士的身份,而他丰盈的艺术生命常被后人所忽视,其实他身上具有浓烈的艺术家气质,在人生不同阶段,艺术创作始终都是闻一多不能割舍的志趣。

“在闻一多47年短暂的生命里,蕴藏着艺术家、诗人、学者、斗士多重身份,却始终贯串着一个追求——美。纯美的艺术,醇美的生命,审美的人生。”

《古籀诗经》

“有灿烂晴日之景象”

在早期新诗创作中,闻一多大规模地使用色彩,在《死水》中,他将一沟臭水竟描出“绿成翡翠”、“锈出桃花”、“油织罗绮”、“霉蒸云霞”、“珍珠式的白沫”等斑斓的色彩,对颜色如此敏感,大约也和他美术专业的出身有关。

闻一多自幼就痴迷绘画。幼时家中藏书颇丰,闻一多经常临摹书中的绣像。家中的老人去看戏,他也跟着去,回来就能画出戏台上的场景。他还对剪纸颇有兴趣,在街上看到抬轿子的人,他就让姑母剪出抬轿人的剪影,没多久就学会了画剪纸的图样。

1912年,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家乡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清华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各种特长,绘画也是其中之一,并在中等科一至三年级设有图画课。闻一多的图画课老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