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益组织到社会企业

一些传统媒体人转型进入社会领域,关注抑郁症、关心留守儿童、反击性骚扰等社会方方面面,而具体形式,也不再拘泥于传统公益项目,以商业模式实践公益愿望。

责任编辑:张玥晗

2018年8月,蓝方在TEDxXiguan上作了一场演讲,关于信息甄别与公共理性。 (受访者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1月28日《南方周末》)

一些传统媒体人转型进入社会领域,关注抑郁症、关心留守儿童、反击性骚扰等社会方方面面,而具体形式,也不再拘泥于传统公益项目,以商业模式实践公益愿望。

转变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公益的概念越来越广泛,个人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无论做公益、开公司,抑或有了新的发展,都是生命底色的呈现”。

“大米”是姜英爽自己的昵称,“小米”是她的女儿。

2009年,“小米”被查出患有自闭症,数年后女儿被证明为误诊,但在寻医问路的过程中,当时作为记者的姜英爽发现自闭症患儿和家庭普遍存在困境。十年后,她创办的自闭症康复机构“大米和小米”从公众号起步,滚雪球般发展到了600人规模的团队。

2016年,担任公共政策记者多年的蓝方,留学读书归来后,面临的选择:创业还是继续做记者?但“继续关注公共话语空间和公共领域是自然的选择”。之后,她和合伙人创立“推广思辨教育,重塑公共理性”的“C计划”。她们没有对外说是公益组织,“有的场合说是社会企业,在不了解社会企业的更多场合,我们会直接告诉对方,这是一家教育机构”。

类似的选择与故事近年来越来越多见。因为个人境遇或是专注报道领域,不少专业媒体人转型公益领域,选择了更为多元的形式:自媒体团队、社会企业乃至商业机构,并继续在新媒体上写文章。这与早些年著名调查记者王克勤、孙春龙、邓飞等人创办公益项目、深耕公益领域的形式大有不同。

有意思的是,2018年,曾经引起公众对流落海外抗战老兵群体巨大关注的孙春龙又做了新尝试,开办传媒公司,依然“倡导和平、尊重人性”。一方面重新讲述战争人物故事,另一方面打造战争故事衍生的文创产品。

对此,研究媒体与公益传播多年的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师曾志认为,转变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公益的概念越来越广泛,个人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无论做公益、开公司,抑或有了新的发展,都是生命底色的呈现”。

“不被偏见带着走”

2019年1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