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春节是怎样的声音?

欢聚的时刻,医院里的工作人员们依旧默默坚守在岗位上,谱写一曲又一曲动人的歌曲。

作家汪曾祺曾描述过年的场景:人们洗帐子、舂粉子、搓圆子、踢毽子。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虽然古老的人际生活和生产关系逐渐消失,人们对于春节阖家团聚的向往却始终未减。无论时序如何转换,春节始终都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欢聚的时刻,医院里的工作人员们依旧默默坚守在岗位上,谱写一曲又一曲动人的歌曲,维护着万家灯火的美好。

嘈杂:过节如过关

节日的氛围大概只停留在了门口刚换的“欢度春节”新联上。院内门诊部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每个人脸上写满了焦虑,像乌云笼罩着整个大厅。急诊科的观察室里,床挨床、椅子挨椅子地排着二十多个号,挤不下的七八个病号,被安置在了室外的走廊里,甚至有些正对着卫生间。

“过年嘛,家里做得油炸啊、糕点都比较多,这不血糖就飚上来了嘛。”

王医生叹了口气,大年三十以来,这已经是第二十五个因为血糖升高而入院的糖尿病患者。候诊大厅里一阵阵响起叫号的声音、患者询问的声音、护士耐心解答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比往常更加喧嚣热闹。

“就知道胡吃海喝,都来我们这消化内科‘消化’了!”张医生看着愁容满面的患者,心里也跟着有点急,“过节放假也要注意身体啊。还好不严重,开点消化的药回去饮食尽量清淡点。”

“谢谢医生,也祝您过年好!”

张医生摘下眼镜揉了揉太阳穴,也笑着回送祝福。趁着下一位患者还未到,他拿出口袋里震了半天的手机,微信里的未读消息一涌弹了出来:群里红包早就抢空,之前患者和朋友的祝福扫过,最后目光停留在女儿的叮嘱上,不禁叹了口气。这是他工作的第二十个年头,科室人少,每年春节初一到初五总会排上一两天的班。在他眼里,过年更像是每年年底的一次大考,不仅患者数量增多,更要注意安抚他们的情绪,一句“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这时最真挚。

图片来源:新华社

欢乐:留给生命一份体面

对于患有肿瘤、长期住院的患者来说,春节自然也是在医院度过的。

肿瘤科病房与其他地方不同,人与人之间交起心来几乎全无障碍,也许是因为重症当前,容易同病相怜。因为长期朝夕相处,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亲密如家人。春节期间,值班的医护人员也在为患者默默谋划着一场惊喜。

“XX医院新春联欢晚会正式开始!” 张护士长站在病房正中央,满面笑容地宣布。

这是住院部一间最普通的病房,正在上演着一场别出心裁的晚会。没有过多的装饰和华丽的服装,只是每张病床的床头都贴了一张丑丑的福字,是病房里年纪最小的患者阿文写的。他今年刚满十三岁,已经经历了五次化疗,稚嫩的脸上有些许苍白,但精神很好,依偎在另一个医生身上。

“张阿姨唱歌特别好听,每次我睡不着都是他哄我睡觉的。”阿文有点腼腆,小声告诉身旁的王医生。

“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歌声算不上动听婉转,还有一点走音,但是听众们纷纷鼓掌叫好。王医生抱着阿文腾不出手,却悄悄湿了眼眶。对与他们来说,这些朝夕相处的患者早已变成了他们的家人朋友。春节的到来,意味着他们又停过了一个冬天,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

图源:新华社

祈祷:聆听了比教堂更多的祷告

重症监护室(ICU),一直被称作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这里的病房许多没有窗户,白炽灯始终亮着,无法分辨昼夜,里面的患者大多昏迷或者半昏迷,也无需分辨昼夜。尽管如此,医生和患者家属们也希望将春意点缀在这里。

“张婶,来吃点饺子,家里带过来的。”淡淡的年味从陪护区互相问候祝福里飘出。

“快!”一群医生护士推着病床匆匆赶来,陪护区的家属一窝蜂涌了过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忙。病床很快被众人携手推入ICU,只留下几位患者家属在门口徘徊。

被推进去的是一位法布雷病的患者,因法布雷病并发症尿毒症引发的肾衰竭而入院。这种罕见病初期表现是手、脚发生间歇性的疼痛或感觉异常,常常被误解为是风湿病、生长痛或关节炎,等确诊时往往为时已晚。由于法布雷病过于罕见,医院里其他几位科室、甚至春节在家休假的医生都被叫了过来,进入ICU做会诊。

三个小时过去了,刚刚安静的病区被护士的叫声惊起涟漪,患者家属围了过去。病人的情况不太好,生命体征逐渐消失,家属们或是被叫着来回签字,或是反复打电话通知,其他陪护区的家属也又聚了上来,看能不能帮帮忙搭把手。

从ICU退出来的白医生有些哽咽,他轻轻说了句“节哀顺变”,不敢再直视患者家属的眼睛。这已经是他在ICU科室度过的第十个春节。在这里,人间最极致的悲欢离合,最艰难的选择,随时都在上演。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期盼:能早点回来吃个晚饭也好

“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啦!”

电视机里又传出了熟悉的声音,窗外还有稀稀落落的鞭炮声。明明是热闹的佳节,却因为男主人的缺席而显得有几分冷清。

小胡又抬头看了看钟,再过不到一个小时,零点的钟声就要敲响了。

“要不就不等他啦?”小胡的婆婆把菜又热了一遍,端过来一盘饺子安慰她,“你们第一年新婚,他也不知道回来一起吃个年夜饭。”

“可以理解的。”小胡又低头看了看手机,之前发过去几条微信仿佛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婆婆拍了拍她的肩膀,也看了看门口,希望能听到钥匙插入锁孔旋转的机械声。自从儿子当了医生,总是会碰到除夕或除一值班的情况,久而久之也习以为常。

“叮——”随着微信消息的震动声,婆媳两个的注意力同时聚焦在了小胡的手机上。

“你们别等我了,先吃吧,这边还有一个病人要急救。新年快乐!”

图片来源:新华社

提到“春节值班”,医生们给出的反馈往往是“习惯了”。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是医生们的英雄主义。

春节将至,春天的意志和暖流正在逐渐地驱走寒冬,我们也将目光望向依旧奔波在第一线、为患者驱走病痛和寒冬的医护人员们。南方周末联手赛诺菲即将展开医护从业人员职业关怀计划——中国医声,计划针对广大医护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现状调研,探讨如何缓解减轻医护人员职场压力。

作为联合发起方,赛诺菲1982年进入中国后,一直致力于帮助人们应对健康挑战。为了满足中国公共卫生需求,支持健康中国行动,赛诺菲深入医药健康生态系统,携手各行各业,包括科研机构和高校,疾病学会、互联网巨头和初创企业等开展多维度的战略合作,整合各方优势,共同推动中国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将健康福祉惠及更多医生和患者。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