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七巧板”灾区第二课堂公益探访活动第一期圆满结束!

“幸福七巧板”的爱心志愿者们来到四川省安县迎新乡小学,开始为期一周的“第二课堂”公益探访活动。“第二课堂”是“幸福七巧板”针对乡村小学在主课之外的音乐、美术、体育、游戏等副科内容开展的支持活动,旨在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带去基础课之外的快乐,关于想象,关于创造,关于美和快乐。

2008年9月7日, “幸福七巧板”的爱心志愿者们来到四川省安县迎新乡小学,开始为期一周的“第二课堂”公益探访活动。
“第二课堂”是“幸福七巧板”针对乡村小学在主课之外的音乐、美术、体育、游戏等副科内容开展的支持活动,旨在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带去基础课之外的快乐,关于想象,关于创造,关于美和快乐。

迎新乡小学建立在原校址的废墟上,开学至今,学校仅有的十几位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几乎承担了学校13个班里所有的课程,其中还包括幼儿园的2个班。

在校方的配合下,志愿者将校内的一间空板房改造成一间小小的图书室,图书室内除了志愿者带去的700多册图书外,还有价值上万元的彩笔、蜡笔、篮球、羽毛球、电子琴、拼图、橡皮泥等用于第二课堂教学的教具和玩具。

在与校方充分沟通后,志愿者在迎新乡小学教导主任的安排下开始了自己的第二课堂教学,教学范围涵盖1~6年级,主要以美术、音乐、游戏、文学知识等课程为主。了解到校方的实际需要,其中3名志愿者还义不容辞的加入了语文、数学与英语的主课教学。

参与这次公益探访的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带来了与当地截然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方式。在五年级音乐课上,欧阳老师的“我们自己的蓝人乐队”(音乐课),通过让同学们体会勺子与饭盒敲击的声音、手拍桌面的声音来体会音乐的存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领会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试图在声音里加入节奏。当这节课最终结束时,孩子们已经能够兴高采烈的敲着桌子,并用随处可见的笔盒、饭勺演奏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音乐了。

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到更直观的感受,志愿者袁老师在语文课《开国大典》上课前还特地找一位湖南籍的志愿者悉心学习湖南话,并在课堂上模仿电影里的声音,让学生们在身临其境的同时充满兴趣的接受课本知识;美术课上,志愿者周老师教同学们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名字通过画面表现出来;文学常识课上,志愿者黄老师的课上了近3个小时,同学们仍然兴致盎然……

这些充满创意和欢乐的第二课堂不仅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了主课之外的知识和乐趣,也让学校的老师们觉得受益匪浅,大受启发。除了课下抓紧时间交流以外,课上,志愿者和在校老师也相互听课,与学生一起获得最直接的课堂感受。

活动期间,正赶上第24个教师节,志愿者和全校师生一起,表演了歌舞、朗诵等节目。在志愿者的参与下,全校师生的欢乐情绪达到顶点,节日成为名副其实的快乐海洋。

9月12日中午,第二课堂在袁老师的六年级美术课后正式宣告结束。此次第二课堂是“幸福七巧板”公益探访活动的第一站,“我们的宗旨是传递创意和快乐。事实上在现在的边远地区,音乐、美术等老师依然非常缺乏,我们希望通过轻松、充满创意和活力的教学,让学生们体会到属于艺术和体育独特的快乐和幸福。‘第二课堂’将会一直做下去,将更多的快乐传递到更多的地方。就像我们说的,每个人都像一块七巧板,我们用爱去拼成孩子们幸福的童年。”幸福七巧板的负责人马老师如是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