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时代的瘟疫:观察古人认识与应对疫病的一个窗口

仅从统计数据上看,明清两代瘟疫暴发次数最多,这里面固然有距离现代越近的朝代,历史文献档案保存越多越完备的因素,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明代以来人口不断增长,工商业不断发展,胡焕庸线以东人口密度不断增高、流动性不断增强,而公共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必然结果。

责任编辑:陈斌

仅从统计数据上看,明清两代瘟疫暴发次数最多,这里面固然有距离现代越近的朝代,历史文献档案保存越多越完备的因素,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明代以来人口不断增长,工商业不断发展,胡焕庸线以东人口密度不断增高、流动性不断增强,而公共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必然结果。

公共卫生状况与人口密度的矛盾越来越高,这是明清时代瘟疫频发的大背景。 (视觉中国/图)

一、人口增长商业发展与公共卫生能力低下

邓拓先生的《中国救荒史》中统计的中国历代瘟疫发生次数是周代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统计的数字则比此数大得多(明代176次、清代197次)。

仅从统计数据上看,明清两代瘟疫暴发次数最多,这里面固然有距离现代越近的朝代,历史文献档案保存越多越完备的因素,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明代以来人口不断增长,工商业不断发展,胡焕庸线以东人口密度不断增高、流动性不断增强,而公共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必然结果。

崇祯三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全境人口1.7亿左右,人口最多的浙江省达到2485万人,人口密度246人/平方公里,京师地区(北直隶)虽然连年遭到兵祸(乙巳之变)和瘟疫,依然有超过1000万人口,人口密度超过70人/平方公里。在古代的卫生条件下,这种人口密度为大规模的传染病流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其中又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北方的公共卫生条件比南方恶劣,北京城街道上有半尺余深的浮土,其中混合着人畜粪便,每当起大风则天地昏黄不辨日月,遇到天灾人祸,更容易造成严重的传染病危害。万历年间的官员就指出:

“京师住宅既逼仄无余地,市上又多粪秽,五方之人,繁嚣杂处,又多蝇蚋,每至炎暑,几不聊生,稍霖雨,即有浸灌之患,故疟痢瘟疫,相仍不绝。”

二、大战、大灾、大疫

公共卫生状况与人口密度的矛盾越来越高,这是明清时代瘟疫频发的大背景。

不过,另外一种瘟疫发生机制也不可小觑。几千年来,自然灾害、战争和瘟疫从未分家,彼此之间以一种复杂机制互相影响。天灾造成的饥荒无限拓展了平民百姓的食谱,从观音土再到他们能找到的任何野生动物,直至老鼠囤积在地下的粮食和同类的尸体,让病情猛烈的腺鼠疫和其他传染病在灾民中肆虐,为求得一线生机的灾民纷纷投身闯王的军队,让农民战争的野火烧得无穷无尽,感叹“贼杀不尽”的明军将领,留下一个又一个尸横遍野的修罗战场,在走在路上都会随时倒毙的乱世,显然不可能有人去认真收殓战殁者的尸首,他们互相重叠的躯体在大自然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变成了巨大传染源,带来更新更猛烈的瘟疫。当然,这一点也会表现为公共卫生问题。

明朝最严重的一次瘟疫就是这种“大战、大灾、大疫”的复合暴发,这次大疫是从崇祯九年(1636)年李自成在陕西安定击败明榆林总兵开始的,“大疫大饥,瓦塞堡厉疫尤甚”。崇祯十年,张献忠攻陷湖北蕲春、黄石,蹂躏江西九江,引发当地饥荒、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