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之后,他们滞留在武昌火车站地下车库

目前地下车库的“滞留者”有18人,他们有的本身就是流浪者,有的则是“封城”之前没有赶上火车的打工者。

“这不是钱和旅馆的问题,我们也想把他们全部安排到旅馆里面,由政府承担他们的住宿费用,但是很多人自由习惯了,不想住。”

发自:武汉

责任编辑:张玥

(本系列均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创,限时免费阅读中)

目前地下车库的“滞留者”有18人,他们有的本身就是流浪者,有的则是“封城”之前没有赶上火车的打工者。

“这不是钱和旅馆的问题,我们也想把他们全部安排到旅馆里面,由政府承担他们的住宿费用,但是很多人自由习惯了,不想住。”

2月16日下午,一位滞留者已经连续吃了20多天的桶面。 (王伟凯/图)

刘鹏把已经泡好的桶面推到一边,给了面前的朋友,低声说了一句:“你吃吧。”

他的那位朋友坐在一张破旧的椅子上,一脸憨笑,身体和说话都不利索,走路时需要用一个铁支架撑着往前挪。刘鹏则坐在打地铺的被褥上,盘着双腿,顺势喝了一口白酒。

这是2月16日下午6点,武昌火车站地下车库的一个角落。那个时候,陆陆续续有十多个人到那里,打地铺、散步、吃饭和睡觉,他们是武汉“封城”之后无处可去的“滞留者”。

武昌火车站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根据他们的统计,目前地下车库的“滞留者”有18人,但人数呈现“流动性”变化,可能还会有人来。他们有的本身就是流浪者,有的则是“封城”前没有赶上火车的打工者。

综管办公室为他们测体温、送泡面,还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些旅馆解决住宿问题,并要求他们不能随便离开旅馆,但有些人不愿受管制,就再次回到车库聚集。

车库流浪者

刘鹏今年50多岁,老家湖南,但是来武汉已经30多年了。

“我150%的就是武汉人,从20多岁开始,我就在这里打工生活,我看着武汉一天一天建设起来的。”刘鹏操着一口浓重的武汉普通话向南方周末记者说,他从来没有想过会离开武汉,但现在没办法了,只能离开了。

在过去30多年里,他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