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是让你们相会的地方

演出开始一分钟,就有一个观众走过去问他,你这个戏有台词吗?没什么台词,孙小杭答。那我能演吗?那个观众又问

责任编辑:莫希

今年3月份,孙小杭在两个相当小众的媒体上发布了招聘演员的广告。一个媒体是以北京当周文艺演出、学术讲座为内容的邮件列表“艾威特生活便签”,另一个媒体是以戏剧为主要内容的私人博客“当戏剧撞击流星”。

广告词写得很有煽动性:表演究竟是一种技巧/还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欲望,一种“我还活着”的求证过程?/我们期待任何人的驾临,如果你符合下面的条件将受到更特别的期待:

无任何戏剧舞台经验之人
特别厌世或者特别热爱生活之人
关注民生或玩世不恭之人
淡泊名利或物欲旺盛之人
生物钟混乱、黑白颠倒之人
有乡村生活经验的非北京土著之人
被房价残酷折磨或沦为房奴之人
宁愿骑车、徒步,而决不买车之人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或怀旧之人
自命不凡、生不逢时或极其普通之人

三十几人通过E-mail应征,孙小杭只问了他们的联系方式和职业,便把这些人悉数招进他的大屯live表演工作坊,“我从来不说谁不行,别让人淘汰人,让事淘汰人”。 

三十几个报名者,真正到场的有25个。工作坊很怪,头一个训练是“请表演一下红色”。胆子大一点的,或者挥动双拳,表示情绪暴烈,或者唱起革命歌曲。有几个人完全不知所措,小声嘀咕:这叫什么玩艺?红色怎么表演? 

经过两天的工作坊,25人剩下17个。其中有律师、电视台编导、网站编辑、待业青年、在读博士、私立大学二年级学生和群众演员、女性杂志的记者 

对这17个人,孙小杭有两个要求:第一、时间必须有保证,在未来几个月里,你们没有周末。每周六日下午2点到晚上9:30都是排练时间;第二、要有开放的态度,接受新的表演方法。孙小杭对“演员”们的承诺是:在一起训练三到四个月,建立起基本的艺术共识之后,排一个戏,找个剧场去演。 

观众全部被轰到舞台上

912日,《十二个人拼出来的》在北京安徒生剧场上演。观众全部被轰到舞台上,幕布在他们身后拉上。剧务拿出一捆捆的小号塑料手电筒,一个观众发一支。穿着大T恤的孙小杭站在人堆里,用双手做成喇叭:“一会大家看谁演的好,就用手电照谁。你们不用坐成一个圈,虽然这圈里有个镜子,好像很醒目,但它决不是舞台的中心。这个戏没有中心,按照传统的观演习惯选择座位,会吃亏的。” 

他坐下去,手电筒星星点点地亮起来。一个长发男孩站到镜子前,掏出牙刷刷起牙,他透过头发的缝隙久久凝视镜子里的自己。戏想必在这里开始了,男孩身边聚起一小堆观众。纸被撕碎的清脆声响很快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舞台深处,女孩A撕起书来,一边撕,一边说:“I feel lonely, I need someone。这时候,镜子前的男孩做游泳状,与此同时,舞台前端,女孩B弯腰在塑料盆和搓衣板上洗起塑料袋。 

按照孙小杭的设想,当游泳的人游得很累,躺在那不想动的时候,女孩C将深情地唱起《三套车》。但让他始料不及地是,演出开始一分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