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常谈 | 撒一把理论的“佐料”

做论文,不仅要有想法或者思路、研究素材、研究方法,还需要理论的元素。如果美食和美文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要在论文中加好佐料。

责任编辑:刘小磊

当代法律社会学巨擘麦考雷

(本文首发于2020年3月5日《南方周末》)

著名学者、作家刘瑜这样挖苦我等做文科的:“收集一点在中国是个人就知道但是却能引起美国学术圈子啧啧称奇的‘经验材料’,把这些材料整理整理、字码齐、行分对之后,加点‘理论’的‘佐料’,‘与那谁谁谁说的……不同,这些材料说明了……’,反正文科的理论没有定论,大家转着圈说原话就是了”。

论文需要理论是常识。没有理论元素的文章,就好像一道没有佐料的菜,淡而无味;佐料太重的菜,不仅原材料的味道被覆盖,可能还难以下咽;佐料加得不对的菜,比如炖鸡时不加老姜和料酒,反而加了醋,腥膻不说,可能成了醋鸡。

实务部门的同事经常诉苦:有太多的材料,但却不知道如何对接理论。缺乏理论,学界会认为没有分量,上不了档次。解决的办法似乎很简单:一个在实务部门工作的朋友在系统内的论文评奖中年年夺标,屡试不爽的经验是在文章的第一页加上无数的注脚,从罗尔斯、福柯到波斯纳,谁时髦加谁。如果打听到哪位国内专家是评委,那更要充分引用该门该派的“学术成果”。

学界当然不同于实务部门,北京出租司机侃的大山也许能让美国游客觉得有意思,但未必能让美国学术圈子“啧啧称奇”。否则,美国何以成为学术大国?转着圈子说原话,就能理论创新?我有点怀疑。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只有法律博士学位(JD)、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