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密一泄再泄为何不见立案调查

严肃重要的经济数据和相关公共政策,每每在正式公布之前,都被境外媒体“未卜先知”,而国内媒体和公众却蒙在鼓里。

责任编辑:陈敏 史哲 蔡军剑

10月6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的试点工作。遗憾的是,如同其他事关证券市场利益的重大公共政策出台的过程一样,启动融资融券业务的消息,又是一起“出口转内销”的新闻——早在9月26日,彭博新闻社已经援引 “熟悉相关计划内幕的政府官员”的消息源,准确无误地披露了这一新闻,并立刻在股市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类似的“出口转内销”案例并非孤本。今年7月8日,路透社以中国“两位官方消息人士”的消息来源,称中国6月份CPI同比上涨7.1%,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9%。时隔一周,路透社再次引述“三位官方消息人士”透露的消息说,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4%。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内容包括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农产品生产价格等,与路透社此前报道的分毫不差,精确到后面的小数点。

国家统计局每个季度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向来是证券市场敏感的风向标之一,具有左右市场行情的能力,受到高度关注。但如此严肃重要的经济数据和相关公共政策,每每在正式公布之前,都被境外媒体“未卜先知”,而国内媒体和公众却蒙在鼓里。这种信息公开模式,似乎形成了一个“潜规则”。

就性质而言,类似融资融券等公共政策以及国家统计局的宏观经济数据等,在公开之前均属国家机密,未经合法途径,提前向公众媒体或者私下向社会披露此类信息,属于泄露国家秘密范畴的刑事犯罪。显然,主导制定公共政策或者掌握敏感信息的官员,冒着触犯刑法的风险泄露内幕信息,经济动机当是最合理的解释,其体现就是每次股市的突然异动。

在局外人眼里,股市的异动只能是莫名其妙,但那些“先知先觉”者早已神不知鬼不觉地逃离或者入场。从去年5月30日上调印花税,到今年4月24日、9月19日前后三次印花税调整,哪一次没有股市行情异动?9月18日,两市飞流直下,下午开盘后,眼看上证综指即将跌破1800点时,却出现了惊天逆转,一只“无形的手”将下跌127点的行情推至翻红。当晚的新闻联播公布,从次日起,印花税单边征收,股民们此时方回过神来:原来早有高人“先知先觉”!

历次出现重大利好或者利空政策之前的传闻和行情异动,难道可以用“偶然”来解释吗?在中国这样一个对内幕消息习以为常的股市,很多人早已变得没脾气了,但是,对于来自国家机关的泄密行为却不能视而不见。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都会涉及某些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与股市相关的政策,如果主导制定公共政策的政府部门和官员借此机会谋私,不仅是泄露国家秘密犯罪问题,而且是一种严重的腐败行为。因此,在法治国家和地区,官员利用制定公共政策的机会谋私,历来受到严格的监督。

2003年3月,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就因为被媒体爆出在加税之前购买高档轿车,涉嫌避税5万元,被迫辞职。该案告诉我们,在监督官员利用公共政策谋私方面,新闻媒体往往担负着“急先锋”的角色,其广泛的信息来源,使得此类行为很难逃脱媒体的眼睛。但仅有新闻媒体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执法部门在发现有明显的公共政策发布前的泄密行为后,应有所作为。

以经验来判断,调整股市交易印花税、银行存贷款利率、推出融资融券政策等,参与决策的部门和官员范围有限,掌握内幕情况的人其实并不多,要追查应该难度不大。

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在打击官员利用公共政策谋私的行为上,现行的刑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并不缺位,而且有明确的授权执法主体,但对于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重大泄密行为,却为何从来没有过立案调查任何一个部门或官员?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