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成绝响,科学素养普及仍然在路上

大气层有多厚?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为什么会产生龙卷风?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

大气层有多厚?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为什么会产生龙卷风?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知名科普作家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就像一座座灯塔,照亮了一代代青少年通向未来的成长求索之路。5月15日上午,与病魔抗争多年的叶永烈先生在上海长海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0岁。消息传出,不少科普工作者与科普爱好者对先生的离世表达了深切缅怀之情。

叶老曾形容自己为“一辈子的码字匠”,一生创作了超过3500万字的作品。晚年他把多年的书信、文稿、档案和创作笔记都捐给了上海图书馆。在一次演讲中,叶老说:“本来想我去世之后,在我的墓碑上写一句话:‘对不起,我不能再为你回答为什么’。后来我想想,我现在应该改成‘请到上海图书馆来找我’。”我对这个修改的理解是,叶老终其一生所致力的科学普及工作,都凝结在了这些文字中,而这些文字所体现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不因叶老的离去而停滞,通过图书馆,还有互联网等存储介质,它们必将在未来的读者那里获得回响。

说到叶老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其一是他参与撰写的《十万个为什么》。在中国科普读物中,《十万个为什么》堪称最具影响力的第一品牌,叶永烈自1960年起参与了这套书第一版至第六版的创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了几代人。那个时候,普通人家里或多或少都藏有几本《十万个为什么》。另外一本影响甚广的作品是《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书写于1961年。想象一下,一位北大化学系的毕业生,在上世纪60年代想象人类21世纪——也就是今天我们的生活。书中写到了可视手机、原子能气垫船、机器人服务员、360度环幕电影、反季节蔬菜……有些在今天已变成现实,这需要何等的想象力。

《小灵通漫游未来》发表于1978年,正是改革开放启动的年份。在特殊的历史时空里,这本幻想性质的小书,激励了那个时代的无数青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一代人特殊的求学偏好,与“小灵通”所畅想和召唤的国家未来建设蓝图不无关联。中国第一家民营互联网服务企业创始人张树新女士曾经回忆,1978年,15岁正在上中学的她读到“小灵通”,“觉得像开了天眼一样”。而正是这次相遇,让她“对科学和科学可能导致的未来开始充满好奇”。几年后她考入中科大,与叶永烈一样读了化学系。

在资讯匮乏的年代,一本小册子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选择,这样的事并不罕见。如今,互联网的发达、信息爆炸,年轻人可以看到的书、找到的信息多不胜数,但要说全民科学素养就比过去有多大的进步,恐怕很难如此乐观。君不见社交媒体上、朋友圈里,伪科学帖子成灾,有关科学知识、生活常识的信息,辟谣的赶不上造谣的。网络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信息,但与此同时,对于民众的科学素养、鉴别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叶永烈声名鹊起的年代,科普写作和信息生产基本上是专业人士的“精英”行为。训练有素的撰稿队伍,高度责任心的编辑,严格把关的出版流程……让《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读物,一方面平易近人饶有趣味,普通人也看得懂,另一方面却也因专家把关而具有高度权威性;这是这一类科普作家和作品深入人心的根本原因。今天我们缅怀叶永烈,怀念的是科学的理性精神、“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态度,以及无数人孜孜不倦打磨、出版一本好书、一套作品,为科学观念的普及而献身的高度热忱。

网络编辑:柯珂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