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礁:五年来第三次白化

在2016年和2017年的白化事件后,大堡礁中约一半的珊瑚礁受到不可逆的伤害,然而这一次的漂白程度更广,且将削弱珊瑚礁的恢复能力。

(本文首发于2020年5月21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朱力远

由于气候变化加剧,珊瑚礁正处于危险之中。 (climatecentral.org/图)

珊瑚礁是海洋的雨林,是数以千计的海洋生物的家园,它们通过渔业、旅游业和制药业每年为人类提供数十亿美元的收入,还保护沿海土地免受风暴的侵蚀和破坏。但是就像热带雨林一样,由于气候变化加剧,珊瑚礁正处于危险之中。

2020年2月是南半球有史以来最热的2月,大堡礁部分区域的海洋温度超过或接近珊瑚白化的高风险阈值数周,这直接导致大堡礁五年来第三次大规模白化事件,大堡礁的珊瑚遭到了非常广泛的破坏。

白化事件频发

在热带海洋中,通常与珊瑚相关的鲜艳色彩是由与其共生的藻类产生的。这种共生关系非常微妙:珊瑚虫是无脊椎动物,依靠生活在其体内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富含能量和营养的化合物。藻类反过来从珊瑚虫的代谢废物中获得营养,两者互惠互利,和睦共处。近年来,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海洋温度稳步上升,这对珊瑚虫来说是致命的:温暖的海水迫使珊瑚虫失去共生的藻类伙伴,切断了供给来源,最后导致珊瑚褪色、生病或死亡。

2020年3月下旬,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的特里·休斯(Terry Hughes)和同事在9天的时间里,对1036个独立的珊瑚礁进行了航测。结果显示,大堡礁25%的珊瑚礁被严重漂白,35%的珊瑚礁被中度漂白。大堡礁的北部、中部和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