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视野里的杜甫

(本文首发于2020年5月21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邢人俨

公元8世纪,杜甫出生那一年,唐玄宗即位,国家和诗歌都进入了黄金时代。此时欧洲尚处于动荡不安的中世纪,直到五百年后,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但丁才降生于世。又过了三百年,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终于拥有了莎士比亚。

在制作了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纪录片之后,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希望关注更多在英国鲜为人知的世界伟大诗人,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诗人杜甫。

迈克尔·伍德是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学系的教授,他在十五六岁时第一次读到杜甫的诗。当时企鹅图书出版了一套《晚唐诗选》,收录了杜甫晚年的诗。当伍德读到《秋野五首》的第一句,他立刻为之着迷:“我从没有在西方诗歌里读到过这样的东西,那是年轻时的我不敢想象存在的世界,它强烈地吸引了我。”

从1980年代开始,伍德频繁到访中国,并于2016年推出纪录片《中国故事》向英国观众讲述中国的历史。他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担任主持和撰稿,这部作品由BBC和央视纪录频道联合制作,2020年4月在英国播出后,在中国激起的反响超过了英国本土。

英国国宝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在片中担任朗诵者,他曾出演多部莎士比亚戏剧,用莎剧腔诵读了15首杜甫诗。合作制片方原本推荐了一些中国演员,但由于预算不高,很快排除了这个选项。该片制作人瑞贝卡·多布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选用英国演员是为了能够传达杜甫文字和生活经历的文化普遍性,希望西方观众产生真正的情感共鸣,80岁的麦克莱恩也更符合杜甫在《壮游》中回溯自己人生的沧桑。

多布斯以日本人演绎莎士比亚而受益匪浅为例,“杜甫也应该向整个世界发声”。麦克莱恩看过剧本和诗句后,“杜甫的文字最终赢得了他的心”。

伍德和摄制组再次来到中国,重走了杜甫的人生羁旅。他们的足迹遍及西安、天水、成都,沿长江下达白帝城、荆州、长沙、平江。“跟随他的路径,沿途思考,必然会增加对他的理解。”伍德相信,这趟旅程就像杜甫所说的“天地一沙鸥”。

汨罗江畔的乡村、曲阜的建筑遗迹都给伍德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成都杜甫草堂前,他和往来的中国游客聊天——一位老者用流利的英语讲述了自己对杜甫的理解,一个孩子朗声吟诵了《春夜喜雨》。

伍德认为,对中国人来说,诗歌比在西方更处于文化的核心地位,“中国人仍然自然地引用诗歌来解释世界,并且人人都清楚出处”。从《诗经》开始,中国诗“比任何西方诗歌传统都更古老,中国有成千上万的诗人”。他列举了李白、李清照、近来备受西方学界关注的近代诗人郑珍等诗人,还有他最爱的杜牧——他称自己是杜牧的“死忠粉”,“他的绝句实在了不起”。

在众多杰出诗人中,英国人称杜甫为最伟大的诗人。“‘最伟大的诗人’肯定比‘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是个更好的标题。”迈克尔·伍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看看他诗歌的数量、丰富性和主题,大部分评论家会同意这个观点。”

洪业、宇文所安这两位对中国古诗翻译作出卓著贡献的学者,都毫不犹豫地把杜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西方人乐于把杜甫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宇文所安曾说:“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存在,如同英国文学史上的莎士比亚。无论文化和价值观如何变化,每个时代的人都能从伟大的作者身上找到属于自己时代的内容。”

《杜甫丽人行图》,宋代。 (资料图/图)

伍德认为杜甫和莎士比亚都有着宇文所安所称“千变万化的心灵”。虽然杜甫并不是剧作家,但他的诗作犹如戏剧,有丰富的画面感和叙事性——“他能够代入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声音,无论精英或底层、富人或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