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从人的解放到土地的解放】从小岗经验到赵庄试验

“如果选择不种地了,用地换点钱,进城也多一道护身符。”他一语中的:对于急待进城的农村年轻人来说,土地正是他们惟一可以变现的资本。

责任编辑:曹筠武 傅剑锋

集中耕地,农民进厂,用商业收益支付农村公共事业

2008年10月13日,赵庄,安徽凤阳西北部一个普通乡村。联合收割机轰鸣着,翻过田埂,铲入稻田,像一把剃刀,迅速划开一道漂亮的直线。35岁的农民朱汉久和父亲朱树梅拿着镰刀跟在机器后面抢割漏掉的稻谷。

在这幅传统的中国农村秋收图景旁,是4000亩整齐的杨树经济林。在赵庄,超过一半的耕地已被集中种上了杨树,耕作已不再是赵庄人惟一的生存手段——全村 480户中已有340户将耕地出租收取地租,而“洗脚进厂”成为工人,成为了村里年轻人最热门的选择。

30年前,紧跟如今已成标志的邻村小岗,赵庄将村里7500亩耕地分田到户;30年后,如朱汉久这样执著于土地的农民,已是少数。

“赵庄试验”
在曾经的村支书赵世来提出集中土地的时候,“土地流转”这个词汇还没有出现在赵庄的词典中。赵世来,1970年代末曾任赵庄村的党支部书记。1980年代他辞去公职,靠生产暖瓶和化肥发迹,资产超亿元,还当上了安徽省人大代表。

此时承包责任制在赵庄的优势已经发挥殆尽。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容萧条,近半人家是困难户,每亩地年收益徘徊在两三百元左右的低水平。是媒体、学者调查农民收入低等问题的热门地点。

2001年,在北京召开的一次“WTO与中国农业”会议上,赵世来提出,要带头摸出一条农村发展的新路来。“就当是一场试验。”

试验的场地就是他的家乡。赵庄拥有广达7500亩的优良耕地。赵世来找到赵庄村委会,提出把土地资源集中起来,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杨树。他最终获得了经营赵庄村的资格。

赵世来原来的计划是用12年时间把全村7500亩的耕地都种上杨树。当他把这个计划和乡亲们宣传时,虽然反复强调他“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改变家乡的贫穷和落后”,但这仍未能让农民放心,他们更感兴趣每亩地能租出多少钱,生活如何得到保障。赵世来定了每亩每年给200元,并且帮村民支付农业税,失去土地的农民还可以到他的工厂打工,木材日后的收益也会投入到村里的公共建设中去。

赵世来后来还邀请村民代表去参观河南省的南街村。至于可能遭遇的政策阻碍,赵世来说:“土地的性质没有变,只是经营方式变了。&r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