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开放天空条约》,俄指责其“核冒进”

责任编辑:姚忆江

5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首都华盛顿向记者讲话。 (新华社/法新/图)

特朗普“退群”,已经成了一个高频关键词。

继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中导条约》后,美国国务院又于2020年5月21日宣布,将向《开放天空条约》所有签约国递交退约决定通知,并在6个月后正式退出该条约,这将成为美国退出的第三个国际军备控制条约。

宣布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的同时,特朗普政府也正考虑是否要延长美、俄另一重要军控条约——2021年即将到期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若不续约,美俄间的另一军事约束也将废除。

有国外学者认为,美国相继退出军控条约的行为,可能使美俄开启新一轮军备竞赛,世界局势将面临不稳定因素,甚而退回到冷战格局。

美国退约引发广泛争议

“退出《开放天空条约》是一种会适得其反的举动,与情报部门、军方和美国盟友的观点相左。”美国科学家联盟(FAS)核专家汉斯·克里斯滕森(Hans Kristensen)说,与先前退出其他国际条约时的情况一样,退出《开放天空条约》会让美国事与愿违。

欧盟亦呼吁美国三思退约行为。2020年5月22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发表声明,对美国宣布将退出《开放天空条约》表示遗憾,这一条约对“欧洲和全球安全稳定”有重要作用,他呼吁美方重新考虑退出条约的决定。

该条约诞生于冷战期间美苏核竞赛的背景下。

冷战期间,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曾经提出“开放天空”的概念,试图让东西阵营缔约,缓解因不信任或误会引起的冲突,但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否决了该提议。

苏联解体后,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最终促成东西阵营缔结《开放天空条约》(Treaty on Open Skies)。该条约确立了美国、北约部分国家与俄罗斯、东欧部分国家间的34国军事透明机制。签约国可以在彼此领土进行非武装方式的空中侦察,以检查对方执行各种国际武器控制条约的实际情况。但规定机上必须有当地国军人在场监督,飞行路线和补给机场也须事前协商报批。

如今,《开放天空条约》以象征军事互信意义居多,两国协调的飞行路线都不涉及机密的军事设施,不过该条约仍建立了冷战后的军事信任机制,这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