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游戏管理,有外功,没内力是不行的

最近在家长们扎堆的各种群里,“电子游戏”突然又成了一个容易引发焦虑的元素。在四周吐槽、声讨和批驳的声浪下,我一直力挺的“亲子共游”很多时候都显得势单力薄。

我人微言轻是一方面,当很多家长讨论到家庭教育之中的“电子游戏”时,带着的那种愤怒和敌视,是另一方面。

我一直把玩游戏看作一个比较私人的事情,你如果是个爱自己玩的游戏玩家,你就踏踏实实玩你的,你如果是带着孩子一起玩,那就把这看作亲子之间值得享受的一段时光就好——跟你带着孩子去露营,去踢球,去滑冰也没什么本质区别。

当然,这些活动都需要管理,露营你最好别去太野的地方,踢球也要听裁判的判罚,滑冰的时候更要注意不要让冰刀成了兵器。这些道理人们都懂,但大家基本都默契的认为,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你这人得自己有点谱,别跑太远的地方扎营,别危险动作铲球,也别学冬奥会的韩国选手,滑着冰还要故意撞人。但至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在涉及到游戏管理的时候,游戏玩家们的主观能动性被选择性忽略了,家长、教育者和行业监管者在讨论问题,规避风险的时候,都在要求与这个话题相关的各方“管严点儿”,唯独忽略了要做游戏玩家本人的能力培养和心理建设。

政府要出台更严格的分级政策和审核制度;游戏公司要出台更有技术含量的玩家约束系统;家长要管好自家孩子——所有这些方法都是有必要的好手段,但在这样的思维定势影响下,玩家群体的自我管理能力却被严重的忽略了。

这些年来,为了让孩子们“好好玩游戏”,各方做出的努力很多。政府的监管部门在一步步推动针对游戏更有效的审查和管控制度;从企业端,像腾讯这样的行业大佬,也一点不含糊地在推动包括成长守护平台、健康系统等一系列“防沉迷”的举措;家长们也都严防死守,管硬件管软件管充值消费。

可恕我直言,这样的包抄战略,让我产生如此的感觉:除了孩子自己这个游戏玩家之外,别人都已经非常投入也非常到位地在做游戏管理了,甚至很有几分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感觉。

但当下与孩子玩游戏有关的种种问题,真的能靠这种政府、企业、家庭对孩子三打一的“盯人紧逼”解决吗?我觉得未必。种种举措都很重要,可大家普遍忽视了一个重点:解决孩子的问题,应该从帮助孩子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入手。政府的宏观管控不可能细致入微地解决每一个家庭的问题,你让一个做游戏的企业“别把游戏做的那么好玩”也不现实,家庭里面错误的教育方式又容易激化亲子矛盾,让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棘手。

我认为,解决问题的真正主场在家庭,解决问题的真正关键在孩子本人

今天发生在家庭中的游戏管理在面对什么挑战?

大量孩子早就学会了怎么在“越管越严”的情况下求生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这种情况下的典型表述。在来自大人的习惯性压制下,孩子们学会了习惯性反抗,以至于双方急于互相攻击,慢慢都忘了,这件事上的管理主体到底该是谁。

在缺乏沟通和教育的情况下,很多孩子会“越狱式”地尝试绕过外界管理的栅栏,偷偷用父母甚至爷爷奶奶的身份证,搞手机“黑租赁”,甚至轻车熟路地在游戏中披上成年人的马甲。在这种情况下,又偏偏因为缺乏网络素养的教育和来自家长的基本指导,也许一掷千金冲动大额消费,也许不顾社交规则在平台上与人互喷,也许因为自己主动绕过了防火墙,更容易遭遇性骚扰等负面信息。

这都是硬碰硬的结果,如果你不在告诉孩子“能干什么”这方面下功夫,他们就会在“不该干什么”上面充满创造力。

当然,靠技术手段可以加以干预和弥补,比如腾讯本来就已经在游戏中采用了人脸识别验证的技术,《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都有人脸识别以验证疑似未成年人的功能模块,17号还进一步升级,扩大了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试图更好地解决“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从游戏登陆环节,再到游戏付费环节,对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做更严格的甄别检测。但技术再卓绝,严防死守毕竟也是“高筑墙”的做法,家庭和教育工作绝不能完全依赖于技术的加持。

你让孩子怀着斗争的心态去面对外界的管理,他自然就不会留出思考的空间来做自我主动地管理。如此一来,孩子们在游戏管理这件事上,就变得应对管控的外功太强,而自主管理的内力却缺乏。

说一千道一万,在游戏管理这个话题下,落到最根本的“玩”这件事上,只有孩子本人才是唯一真正的管理发出者。而不管政府、游戏厂商和家庭多么努力,其实都只能发挥间接的作用。既然你不能替他玩,你就永远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替他管理。

虽然我们不能逼着孩子喜欢他不喜欢的,也不能逼着孩子不喜欢他喜欢的,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去更好地了解该喜欢什么、该用什么方式喜欢、以及怎么规避过度投入所带来的风险。

这才是家长该用劲儿的地方。

总之,对游戏管理这个话题来说,有着太多外来的压力,却忽视了打造孩子本人应对挑战的内力。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孩子们钻空子对付家长、找方法应付游戏运营方的能力超凡,但还是学不会好好管理包括“玩游戏”在内的种种生活元素。

同为父母,也是玩家,我一直都坚信,我们最该做的,其实是在相信孩子的同时赋能孩子,而不是全方位地监管孩子。“让孩子玩,又管着孩子玩”,这会让孩子们陷入外界压力的矛盾之中,永远都不能靠自己找到真正的平衡,与其如此,倒不如“让孩子自己学会能好好的玩”。

话说回来,赋能孩子最主要的方式,不是来自游戏公司,也不是来自政府,而是来自家庭。

游戏公司需要做很多工作,其实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你不能指望他们可以进入家庭,以家长的视角去影响你的孩子,事实上,他们也不能这样做。像DN.A计划,已经是业内做青少年网络素养成长的标杆项目了,也依然是赋能家长,而不是取代家长。很多家长在管理孩子玩游戏这件事上,是拒绝自纠自查的,与孩子沟通时,也是居高临下的。在因为家里管孩子玩游戏而吵翻了天后,来找我求助的家长中,不乏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他们普遍的论调都是游戏毁了孩子,游戏厂商的不作为毁了孩子,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毁了孩子,而丝毫不愿意想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才让孩子陷于泥淖。实话说,不少家长在指摘游戏运营方做得不够好的同时,自己其实也迫切需要补课和改变。

最迫切需要改善的,是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很多家庭都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玩游戏导致的矛盾带来亲子关系的恶化,而每况愈下的亲子关系侵蚀了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力,于是进一步导致家长发现自己“管不了”孩子,而不得不诉诸极端的管理手段和交流方式,进一步伤害本就岌岌可危的关系。相当一部分受困于游戏问题的家庭,其实同样受困于两代人之间的纠葛,家长对孩子或许太宠溺、或许太忽视、或许太严苛,而且孩子也不认可家长对于自己的管理与约束——不管这些管理与约束对还是不对。

家长还应该参与到全家人提高网络素养和游戏素养的系统中。家长本人会英语,就能辅导辅导孩子英语,家长本人会数学,就能辅导辅导孩子数学,但当今的家长本身对于互联网与游戏的认识就不多,自然在管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我见过一些家庭,父母本身就对游戏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与接触,在带着孩子玩游戏时也能“全程护航”而非“添乱式”管理,这其实就是因为人家有底子,才能赋能孩子。孩子管好自己玩游戏的前置条件,是他具备这种管理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靠等来的,更是靠教出来、带出来、影响出来的。我知道,对很多家长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好在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项目和内容,甚至游戏的运营方,都可以在这方面给家长们提供帮助。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学着更加复杂地去认识游戏管理这件事,而不是简单地把它认知成“小孩玩的一种东西”。游戏本身是一种文化产品,它是复杂而多元的,也会牵连到很多东西,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家长要针对于当下游戏有关的话题,去做专门的家庭教育。比如财产与消费教育——在游戏里该不该花钱,该花多少钱,如何认识冲动消费?比如性教育——在游戏里如何应对性骚扰?怎样甄别不良的性信息?比如社交教育——怎么在游戏里和别人好好打交道?如何规避发生在游戏平台上的霸凌?比如情绪管理教育——游戏一直输,很生气怎么办?碰见“猪队友”,该怎么保持淡定?让这些教育前置,而不是让出了问题才降临的管理后置,才是解决家庭里游戏问题该有的原则。

作为父母,在家里既要做管理,又要抓教育,但管理的一方总是会高估自己管理的能力,教育的一方,又总是会低估自己教育的效果。也许比起严防死守,逼着孩子抱起游戏跑得离我们越来越远,退后一步的坦诚交流和走心教育才是更有效的。毕竟,孩子玩游戏所需要的,不是别人怎么管他们,而是别人教会他们,该怎么自己管自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