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南方周末第一期社会责任大讲堂记

2008年8月31日,由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中国联通全程赞助的第一期社会责任大讲堂在中山大学小礼堂开讲,逾百位中山大学EMBA学员齐聚一堂,一同就“社会责任的系统管理”这一主题进行了一场思想和词锋的碰撞。社会责任大讲堂旨在传播“责任同行”的理念,彰扬正确的企业责任方向。

南方周末报社总经理荣波在大讲堂中提到, 《南方周末》倡导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需要系统的认知与实践,而不仅仅是捐助行为,慈善与社会责任概念是不同的。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是持续的、渗透到企业血液的理念,作为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行为。系统切实地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存在于社会的理由,也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本意。

此次大讲堂,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邀请到中国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盛瑞生先生,陶氏化学亚太区公共事务部总监宁述勇先生,宝洁大中华区对外事务部吴海蔓女士和法国国际质量认证中心(BV)华南区负责人邹凤贤女士作为广州大讲堂的主讲嘉宾,他们分享了陶氏化学的品牌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平安的社会责任案例和宝洁公司在社会责任行为上面的经验。

“企业关注社会责任,我们关注责任企业”

“由内而外的贯彻,”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盛瑞生在大讲堂上讲道,“内即为企业的文化,中国平安企业文化的内涵强调道义和责任,将责任内化在企业的文化中,通过企业外在的表现变成可以实实在在让社会公众看得见,让各个方面接受检验的企业行为,这种责任包含了四个方面:即为股东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价值,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 多元的价值诉求让平安这艘大船能稳健地向前航行。

“企业推动社会创新,我们推动创新企业”

创新,亦是社会责任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持续发展,而没有了持续发展,一切的责任就只能归于空谈。“坚持绿色化工,争取零排放,固体、气体和液体的排放都要做到零。”陶氏化学亚太区公共事务部总监宁述勇先生说。高的要求成为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源动力。他还阐述道:“陶氏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融入到包括产品设计、运输、使用和回收的所有经营环节中,这不仅仅是发展战略上的口号,而是已经落实到执行层面的经营数据和经营目标。如2005年陶氏投资了10亿美元改进了技术和生产流程,最终得到的是节约了50亿美元,减少10亿磅固体废弃物的回报。”让责任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真而正的回报成为是企业基业常青的根基。

“企业着眼社会价值,我们着眼价值企业”

人组成了社会,将人的价值极大化,亦成就了社会价值的创造。宝洁大中华区对外事务部的吴海蔓女士以“幸福的生产力”为题向我们道来宝洁怎样最大地发挥了人的价值。吴女士说:“宝洁相信有价值的培训和发展、有竞争力的福利、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能让员工的生产力得到最大的发挥,这些内容的良性运转,意味着员工的幸福感会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培养,生产力亦会得到最大的提高。”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广义的、系统的概念,每个企业根据自身行业特点、企业特色进行完善履行,引导企业可持续地发展。也让我们理解了,成功的企业身上总是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

2008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元年, 企业总体水准决定国家经济水平,企业总体效益决定了国家竞争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于秩序的社会。它需要我们调动一切劳动、知识、管理、资本和技术的活力,发掘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将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的建设强烈地结合起来,这是中国企业迈向世界以及跨国企业在中国扎根必走的道路。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