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父母备受争议的热恋——父亲曹禺、母亲方瑞和女儿万方

“正是因为我想写的时候就知道要真实,所以才难,他们吃药,吃完药的样子,我怎么面对,我怎么写。但我必须真实,如果我不能真实地写,我就不写。”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雨僧

图/受访者提供

“爱情最珍贵”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吃大粪吧!”在一本追忆父母的书里冷不丁看到这句话,还是不由得感到吃惊。毕竟其中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剧作家曹禺,而作者也年近古稀,早已过了愤青的年纪。显然,这不是一部温暖祥和的合家欢,身为女儿的思念、抒情当然不可避免,但更多的篇章,万方在其中像是化身侦探,抽丝剥茧地梳理父辈和祖辈的际缘与苦难。

她直面父母那段真挚却备受争议的婚外恋,以及他们对药物依赖、甚至被击垮的悲惨。像她新书责编说的那般,“也不迂回,也不绕弯子”,在人性弱点面前毫不躲闪。往事如风,而她在风中打捞刺面的沙土。

一旦你理解了这种基调,你就能理解为何作者在落笔前做了十几年的心理斗争,并且在书写时如此激动。“正是因为我想写的时候就知道要真实,所以才难,他们吃药,吃完药的样子,我怎么面对,我怎么写。但我必须真实,如果我不能真实地写,我就不写。”。

套用一位同样采访过她的记者的感言:“万方的真实表达,她思想的自由度,都远远超乎了我的想象。”

她有多率性呢?2018年,十月文学院把她请到爱丁堡作家居住地写这本书,整整过了二十多天,状态没到就不逼自己。最后一天把电脑从行李箱里拿出来,打出这么几个字:对不起,作家,让你受累了。

这本书最后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刚开始写两三个月之后,情绪带来身体的反应,从原先的低血压升到了170多。她以往也写小说、写电视剧,但此次耗费的能量、精力和体力都是前所未有。“电视剧总体来说是一个娱乐产品,大部分时间你是去迎合,所以你不会真正触动自己的心。写作实际上是动情,不可能再写比这个更有感情的了,真的就像拿小刀子割自己。”

写到最后,她恋恋不舍,觉得这个作品已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当真正写完的时候,如日暮酒醒人已远,感到非常空虚。“这个写作过程,是我作为编剧也好,作家也好,从来没有体验到的,能够这么深地投入,这么激烈地投入。”

2020年6月,《你和我》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曹禺(本名万家宝)的女儿万方。

最初提笔的动因,是1996年父亲去世后,心肠宽厚的继母李玉茹把保存了半个世纪的父母间的一沓情书移交给了她,薄薄的毛边纸早已泛黄,上边的钢笔字密密麻麻。万方仔细辨认,将这些书信敲进电脑,整理过后,她被这份自己过往不曾透彻了解的爱意震动,直觉“这么美好的、燃烧的爱情就应该跟人分享”。

起念后却迟迟没有执行。1974年母亲方瑞因不慎服用过多安眠药意外去世时,万方才二十岁出头,正在沈阳当兵,接到电话后混混沌沌地连夜坐火车回北京,连最后一面也无缘见到。几十年来,她常常后悔年轻无知,不曾为母亲做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