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摄影记者就像坐在第一排看戏——1949年以后的台湾

台湾的第一代及第二代摄影记者,部分都已经逐渐凋零了,就像麦克阿瑟的一句名言:“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这些摄影记者,用相机纪录了1949年以后的台湾,他们是台湾历史的见证者。近60年过去,这些几乎不曾被大陆读者所见过的照片已有些泛黄了,但历史,在镜头之中却更加清晰。

责任编辑:李楠

台湾摄影记者小传

台湾第一代摄影记者、今年八十六岁的秦凯说:“我一生从事摄影工作很快乐,当摄影记者,就好像能坐在第一排看戏,是何其幸运及快乐。”台湾的第一代及第二代摄影记者,部分都已经逐渐凋零了,就像麦克阿瑟的一句名言:“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这些摄影记者,用相机纪录了1949年以后的台湾,他们是台湾历史的见证者。近60年过去,这些几乎不曾被大陆读者所见过的照片已有些泛黄了,但历史,在镜头之中却更加清晰。

○秦凯
台湾第一代摄影记者,1949年随中央社到台湾,曾经在良友画报、南京中央社、美国CBS电视新闻等工作。

○朱汝瀛
任泛亚社、民族晚报、台湾时报摄影记者,长年在“立法院”拍摄“万年国会老立委”、党外时期“立委”、民进党成立、民进党上台后的“立法院”生态,直到退休。

○姚克明
曾任泛亚社、英文中国日报、工商时报摄影记者。1975年中国时报老板余季忠看到他拍的一张火灾现场有一只狗跑出来的新闻照片非常喜欢,就挖他到中国时报当摄影记者。

○姚琢奇
曾任中国劳工通讯社、中国时报、美国合众国际社(UPI)、英国路透 (REUTER)、军事新闻研究会会长。他是台湾第一位乘过F-104高性能战斗机的摄影记者,也是台湾第一位传给国外彩色新闻照片的摄影记者。

○吴绍同
上海中国新闻专科学校毕业,曾任上海益世报记者,到台湾后任职于军中新闻摄影、中国电影制片厂、荣工处摄影组。退休后走遍五大洲拍摄“鹤”专题,完成世上所有15种鹤的拍摄。

○陈永魁
曾任公论报、省政府新闻处、中央社摄影记者。在中央社期间,蒋介石、蒋经国接见外宾及外宾来访,他大都代表媒体拍照。

当摄影记者就像坐在第一排看戏_幻灯

1955年2月,台湾政府在美国第七舰队护航下将大陈岛上的18,000多名居民撤退到台湾。撤离的大陈居民先是都在基隆港上岸,而后被安置到台湾全岛,他们的后代至今分布台湾各地。今天仍可以见到“大陈新村”、“一江新村”等安置大陈居民的地方所在。(秦凯/图)

1980年代的台湾学生运动初期以校园议题为主,1986年后与本土社会运动结合。这是台湾大学法商学院的学生们在罢课。 (姚克明/图)

1965年,苏花公路清水断崖塌方,经过抢修后建成一条栈道,大家通过时惊险万分。(陈永魁/图)

1990年代,台湾经历民主化压力,民进党 “立委”吴勇雄大动肝火,在议场上站上发言台,抗议老“立委”不退职。(朱汝瀛/图)

1974年台湾与日本断航,日本代表前往台湾政府交通部递交断航书时,忍不住哭泣。(姚琢奇/图)

台湾早期农民收割粮食的情景。(吴绍同/图)

台湾土著阿美人李光辉1943年被日军征兵,派到印尼罗泰岛服役,取日本名中村辉夫。1944年,同盟国军队攻克罗泰岛,他与部队失去联系,在丛林里独居30年才被发现。1974年,李光辉终于被接回台湾与家人团聚。这是他在机场与太太及儿子见面的场景。 (姚琢奇/图)

网络编辑:老黄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