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语文骨干教师的反思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人文素养的提升难以数字化,这一潜移默化的过程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外显”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21期)

2020年6月,江苏常州五年级小学生缪可馨留下的作文本,引起许多人对语文教学的反思。年近40的林祥在A市一所知名小学做了十几年语文教师,他看过那张有教师批语的“《三打白骨精》读后感”的照片。“语文不是技术,是生命的折射,需要教师对学生整个生命的关心。我相信她(缪可馨)是一个挺有想法的孩子,我们应该具备理解这样一个鲜活生命的能力。”2020年6月,他挥别公立学校,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从安稳中跃出,成为许多人难以理解的“逆行者”。体制内幸运儿和佼佼者换赛道的故事并不鲜见,我们更希望呈现一位语文骨干教师对多年来身在其中的主流教学体系的体认和反思。以下是林祥的口述。

主流教育的幸运儿

7月,我在B小学带的最后一届学生正式毕业。受疫情影响,那天没有往年那样盛大的毕业典礼。早上,在学校安排的一个统一时段,师生们各自在线上观看了提前录制的节目。很多同学发来他们和毕业证的合影。这是难忘的一学期,不仅因为疫情让这学期完全在线上度过,也在于我在B小学的执教生涯在这个学期画上了句号。

十几年前从A市一所985高校毕业后,我留在了这座城市,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大学里,我们浸润在最先进的理论和话语体系中,但做老师是一件实践性特别强的事,特别是面对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如果说在大学学习是“为学日增”,在小学做老师就是“为道日损”。大学没有教我们如何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教育孩子上,我必须学会如何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来教授。现实比理论复杂、丰富得多,当然这种转化不限于语文教育,我只是从一个很个体化的角度来体认这一点。

坦白说,我算是一个幸运儿。最开始的两三年,为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我一直在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然后努力把握住了平台提供的资源和机会。从适应教学生活到开始做级别更高的课,我逐渐迈向更高的展示平台——入职几年,我就在一次高规格的教学大赛中取得了最高奖项。那次比赛和赛前的备战,于我是一场“蜕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