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可可·夏奈尔 她没有国土,却统治得比任何政治家久远

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了10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20位艺术家,可可·夏奈尔醒目地排在第二位。“她没有议会与国土,却统治得比任何一位政治家永久,她做出的每个决定,都超越国界而在世界上具备法律般的效果。”CHANEL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她——“一个女人凭借一件黑色套头衫与几串珍珠项链,就革命性地改变了时装。”法国前文化部长马尔罗曾有过这样一段评价:“这个世纪法国将有三个名字永存,戴高乐、毕加索和可可·夏奈尔。”



法国时装女皇的英伦情怀

CHANEL(可可·夏奈尔)是法国时装女皇,却一生向往和景仰英国贵族的风格与随性。她说,“我喜欢的所有东西都在海(英吉利海峡)的另一端。”

男人这个物种,对她来说只是装饰
CHANEL一生多情,欧洲上流社会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贵族、艺术家、大富豪,许多都沦为她的裙下之臣。男人,这个物种,对于CHANEL来说就像是装饰,如同她的设计里面,出现在帽子或衣服上的羽毛一样。细数夏奈尔女士的风流轶事,最重的两根羽毛,是令她挤身上流的两位英国绅士:实业家兼政坛人士鲍伊·卡柏,和有名的西敏公爵。前者将CHANEL引入英国上流社会,而后者,让CHANEL在英国上流社会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卡柏助她开店,而西敏公爵更是对CHANEL的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10年,鲍伊·卡柏支持和鼓励CHANEL开了她的第一家店,位于巴黎康朋街21号的一间名为“CHANEL风尚”的女帽店。CHANEL的事业从“头”开始。

CHANEL和鲍伊·卡柏共同生活了九年。她常说,卡柏是她一生惟一爱上的男人。卡柏是知名的马球爱好者,常带她去赛马场,那里激发了CHANEL最初的设计灵感。她发现马场上,淑女们的帽子总是比头小,戴起来要用帽针固定,不实用,她就设计出稍宽大且没有太多繁缛装饰的帽子。CHANEL的这一设计大受好评,于是卡柏帮助她于巴黎康朋街21号开了那间女帽店。在仅隔女帽店几个门面的31号,就是她后来著名的时装沙龙。康朋街,因CHANEL闻名半个世纪。而她和卡柏的感情故事,最终却以他娶了一位贵族女子,后又死于一场车祸而彻底告终(1919年)。

他们生活的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CHANEL事业的脚步也在逐级登高。战争并没有妨碍她杜维尔新店的开业,也没有妨碍杜维尔的贵妇们继续波列式的羽饰和长裙——她们以高规格的服饰的铺张,来炫耀丈夫的地位。

1913年CHANEL发明“运动服”,成功地将当时“五花大绑”的繁复女装推向了简单、舒适、而又女人味十足的现代休闲服时代。紧接着,在杜维尔,CHANEL推出了一种女装款式:针织羊毛运动装。作为妇女户外活动的休闲。她说,“要把妇女从头到脚摆脱矫饰”。

这是上帝为西敏公爵订做的女人
“不断对抗传统”的CHANEL遭到了非议,而她却在不断对抗的传统的过程中,彻底地打败了传统。最终,CHANEL女装以干净简洁的线条,打败了波列式的宽大和拖沓。至 “一战”结束时(1919年),巴黎人发现,他们已经彻底地爱上这个身材娇小而且在战争期间也总是生气勃勃的女时装设计师。CHANEL的低调奢华在邂逅西敏公爵以后(1923年),更是发挥得无以复加。西敏公爵,他是欧洲最有吸引力的单身汉,最优雅迷人的绅士,最有权威和最有钱的男人。CHANEL身材娇小,她的朋友罗莎琳回忆说,“可可称不上美丽,但认识可可的男士,莫不为她痴迷。”第一次和CHANEL共进晚餐,西敏公爵便断定——迷人的可可是“上帝为他订做的女人。”



CHANEL坦率,直白,对于自己的魅力,她相当得意,“我能够开高级饰品店,全仗两位绅士对我火热的娇小身躯竞相出价抢购。”长期以来,白皙肤色总被视为显贵象征,而CHANEL经常在海上游玩,她晒黑的皮肤,跟随她的CHANEL女装一起,在巴黎人眼里完全变成了一种时尚。她因此而得到一个可爱的绰号“可可”(Coco)。

西敏公爵对可可展开的追求攻势,没有女人能够抵挡:西敏公爵会亲自挑选一篮野花,然后把昂贵的珠宝藏在花篮底部,利用飞机送到香奈儿手中。当然,他也不介意CHANEL生气时,会随手把他赠送的大颗“祖母绿”抛进大海。他送给她的一些宝石,最后经CHANEL“改良”(粘在粘土模型上)后,打造成了CHANEL的珠宝。CHANEL陪伴西敏公爵的身影,会随时出现在打猎场、高尔夫球场、网球场上,西敏公爵热爱航海和钓鱼,时常带她去意大利、苏格兰和挪威钓鲑鱼。他们轮流住在西敏公爵位居各地的每一间房子里面,从密密赞(法国西南部朗德省的一幢打猎小屋)到圣桑(位于诺曼底的庄园),从苏格兰、挪威到意大利。当然还有英格兰,西敏家族从十五世纪起就拥有的城堡“伊顿堂”(Eaton Hall)。

“有点脏,有点破”是西敏公爵的穿衣哲学。公爵像贫民窟的贫民。公爵不喜欢穿新衣服,不喜欢新事物,旧衣物的舒适与被穿戴过的感觉,与“新富”的闪亮形成截然不同的俗艳反差。公爵会跳进污水和泥浆坑中,将新鞋子弄脏,或是把鞋子拿给男管家穿。他会穿著有破洞的鞋子,却要求鞋带必须熨烫平整。CHANEL从他身上发现了一种罕见而特别的奢华,他独特的穿着品位给她带来全新的设计灵感。之后,她经常恶作剧地将男性朋友的衣服偷偷取走,然后将它们重新设计改头换面,并将公爵赠送的宝石和廉价珠宝镶嵌在一起。CHANEL以汲取她认为合适的男装设计并加以改良而闻名。

1928年CHANEL与西敏公爵同游苏格兰时受到启发,创造了第一款斜纹软呢套装,由于面料的特殊(经纬交织的柔软面料),对缝制的要求极为苛刻,比如滚边比例、针脚疏密等,也由此早就了CHANEL著名的覆盖缝法。经典斜纹软呢恰如其分地诠释出了CHANEL式的奢华品味:豪华感来自材质上的处理。简洁优雅。不同身形的女人穿上皆合体,精致到每一颗扣子。做工完全无可挑剔。

她的强烈个性连兴奋剂都相形见柞绌
20世纪30年代是CHANEL事业的全盛时期,她的康朋街时装店是全球时尚女性的圣地。摩纳哥公主、约旦王后、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夫人、法国总统夫人以及很多著名明星都是CHANEL的忠实客户。此时,她与西敏公爵的情人关系亦结束。和之前离开卡柏,情节雷同——西敏公爵娶了一位贵族女子。西敏公爵在五十年代的时候去世,有过四次婚姻。1971年1月10日,CHANEL去世。她50年的时装生涯,最为著名的创作有喇叭裤、对襟滚边上衣、系蝴蝶结衬衫、水兵服、防水外套等。她去世以后,CHANEL公司一度出现低迷 , 在CHANEL权威的“ 套装模式”下,公司设计师“亦步亦趋”,以至CHANEL的时装魅力在她辉煌的名字下一点点地褪色。

CHANEL去世之前,人们常常问她:出入世间最华美的所在,为何终生不嫁?对此她耸耸肩回答,“大概我没找到一个能和‘可可·夏奈尔’媲美的漂亮名字。”她在自传中写道,“我命中注定独立,无法与个性比我强的男人相处。”丘吉尔曾经在给妻子的信里面这样形容CHANEL:她是最能干、最出色的女性,她的强烈个性连兴奋剂也相形见绌。


「PARIS-LONDRES」

2007年12月6日,香奈儿在即将成为国际拍卖公司菲利普斯Phillips de Pury的英国伦敦总部,发表了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的“巴黎—伦敦”系列作品。这个献给Métiers d’Art高级手工坊的第六个系列,反映了CHANEL女士生前对英国的深厚情感。

巴黎—伦敦,包括了MASSARO(鞋履)、DESRUES(珠宝配饰),LEMARIE(羽饰), LESAGE(刺绣)、MICHEL(帽子)等几大系列作品。在表现上面,既融合了高雅的设计与巴洛克的华丽氛围,在典雅中带点摇滚魅力,精致的设计细节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各项作品集合时尚界配件魔术师的珍贵手工艺于一堂:Desrues纽扣坊的精湛修饰技巧、Lemarié的羽毛梦幻配饰、Lesage的刺绣功力、Massaro的制鞋天赋与知名制帽工坊Michel的最新作品,都是这次的展出亮点。

卡尔·拉格菲尔德:“这次时装秀所展现的调性,散发着后现代风格,但同时也不失浪漫特质。我并在作品中巧妙地结合了许多精致细腻的朋克元素。”驼鸟毛、绣花金属片及钉珠、花呢平顶草帽、度身订制鞋履、栩栩如生的山茶花、链带及钮扣……其实都是魔法大师CHANEL变出来的极致精品。

夏奈尔的每一次时装秀,需要六个手工作坊(钮扣坊Desrues、珠宝坊Goossens、羽饰坊Lemarié、刺绣坊Lesage、鞋履坊Massaro及制帽坊Michel)密切配合,花费很多工时才能完成,如MASSARO为“巴黎—伦敦”系列,共制作了配以精致物料的80对鞋履,而这是由MASSARO鞋履工匠花费1500至2000个工时完成的。而更为精致的系列,所需耗费工时则越多,  如DESRUES手工坊为“巴黎—伦敦”系列做的配饰珠宝,则是由Desrues的工匠花费14400小時制造而成的。这些工艺大师为法国时装奠下当今的面貌,而且多年来,一直与CHANEL在追求卓越及发挥创意方面拥有共同的视野理念。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