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手记 | 背行李卷的人们

责任编辑:朱又可

(新华社 宋文/图)

我从平遥上车,乘坐太原到成都的1485次绿皮普快去运城,火车在一个小站停下来的时候,连滚带爬地一下子涌上来一大堆人,每人背着一个大塑料袋,上来之后,两只眼睛先往行李架上看。行李架上空空如也,但他们还是争先恐后地把行李塞进高高的行李架上。行李上的灰尘落下来,有人不满地说,你不会慢一点。民工们不好意思地咧咧嘴,表示歉意。等把行李安排好,他们就开始找座位。每见有一个空座,就怯生生地问,你这有人吗?许多人爱理不理。我主动地往里靠了靠,来,坐这吧,他们一群就以我为中心坐成一圈。

对出门在外的农民,作为正在运城农村驻村帮扶的我,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我和他们开玩笑说:“老乡,包里都背的什么好东西啊,鼓鼓囊囊的?”一位老者不好意思地笑了:“农民家,还能有什么好东西?一床铺盖,几身烂衣服,两双鞋。”旁边一个小伙子说:“背包越大,越不值钱。现在谁出门还背包?过去是当兵的,野营拉练;如今换成了我们农民。走到哪里,背到哪里。”老者说:“包包越大,挣钱越少;包包越小,挣钱越多;身上啥也不带的,不知道钱有多少,官有多大。你见过哪个大领导、哪个大款出门背个行李卷?就咱这些农民,人家城里人叫民工的,不管到哪里都背着包。到哪都是下苦的,只要有个地方安身就行。”旁边的小伙子又补充道:“这铺盖卷就是咱农民的身份证。”

大家哄的一声都笑了。

“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也就是我的家。”老者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