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令:一场声势浩大的历史玩笑

既然药酒里没有酒了,自然要换一个名字,彭博顿从饮料的一些原料里获得灵感,将其重新命名为,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很快成了爆款,一段商业传奇就此展开,但可口可乐的大卖并不能取代酒的特殊地位,禁酒与反禁酒的力量仍在不断博弈。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 ,禁酒令背后的故事。

责任编辑:刘韵珊

(IC photo/图)

1917年通过,并于1920年1月生效的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规定:美国全境严禁一切酒类的制造、运输和贩卖。

这是一个很粗略的修正案,对什么是酒的明确定义都没有。所以1917年通过修正案后,禁酒组织再接再厉,进一步于1919年促使国会通过沃尔斯特德法案,该法案明确规定酒精含量超过0.5%的饮料即适用于禁酒令。同时成立附属于财政部的禁酒局,作为专门的禁酒执法机构。

历经上百年,禁酒终于从一种宗教和社会道德运动演变成国法,却最终成了美国最短命的宪法修正案,并演绎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历史。

禁酒:

新老移民话语权的竞争

最早的清教徒移民奠定了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根基。早期的移民生活简朴,严守宗教清规戒律,饮酒绝对禁止。但一两代人后,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开始背离清规戒律,享受生活莺歌燕舞,喝酒当然是少不了的。

到19世纪30年代,美国烈酒人均消费量达每年7.1加仑(约26.8升),由于妇女和黑人奴隶基本不喝酒,成年男性的饮酒量可以说相当惊人。美国西部一个只有1万人口的小镇,能有500多家酒馆。据统计,1833年纽约监狱关押的600名男性罪犯中,只有19个人不喝酒,其中200人严重酗酒。可以说酗酒的确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

但美国内战前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让消费能力快速提高,以及近3000万来自北欧、东南欧等地的移民涌入美国,进一步刺激酒类消费。1860到1880年,美国酿酒业总投资增长7倍,啤酒消费暴涨。工业化让啤酒流水线生产、大规模运输和储存成为可能。19世纪后期,啤酒成为最主要酒精饮料,威士忌居其次。

长期把持主流社会舆论的不少老派权贵和虔诚的清教徒们认为,酒精是万恶之源,只要没人卖酒,就能有效控制酗酒,从而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人民精神面貌,提高道德水平,然后大家一起携手共建美好新社会。但从五湖四海来到美国的新移民,宗教种族习俗迥异,对老移民的那套清规戒律不大感冒,且生存压力巨大,连喝口酒都被说三道四,简直莫名其妙。而在老移民看来,这帮不懂规矩的土鳖外来户缺乏文明教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