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守墓人:背负历史重担390年

袁崇焕被处死后,尸骸弃在地下,无人敢去收葬。佘家先祖半夜去偷了头颅,埋在广渠门内的自家后院。佘家人在这里守着袁崇焕的墓,已历17代,坚持了390年“他们一家背负历史的重担,实际上压力太大,对历代要求太高,390年,已经够久了,不会有更久的了”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黄剑

图中央为袁崇焕墓,图左为佘家先祖“佘义士”墓

墓碑会老去,经历了寒来暑往的风吹雨打和历代社会变革中的人为踩踏、涂抹,正面已经近乎一座无字碑,刻字消逝于斑驳的历史中,只有一旁的展览牌揭示它原本的模样——“明故义士佘公之墓碑”。

“佘公”墓旁是袁崇焕的墓地,如今叫作“袁崇焕墓和祠”,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佘家人在这里守着袁崇焕的墓,已历17代,坚持了390年。

2002年,袁崇焕墓祠归于国家统一管理,周边的拆迁重建渐次展开,佘家不得不离开。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和丈夫焦立江搬到了石景山,俩人年岁渐老、疾病缠身,但经常换乘两班公交车来看墓祠,扫扫落叶,浇浇水,有时也给游客讲讲历史。

2020年8月,佘幼芝在京去世,享年81岁。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她之后写下,“美国立国才两百多年,你们佘家却为一个人守墓三百多年,这样的事情,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

地图显示袁崇焕墓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斜街52号,藏在一片居民区里。在小区里一打听,居民都知道这个墓和祠,也都知道佘幼芝。在他们的记忆里,这个为一块墓碑奔走了一辈子的女人是“佘疯子”。随着佘幼芝去世,她和她的家族此前数百年的历史,在这个不起眼的巷子中渐渐模糊。

袁崇焕祠,导览介绍上写有佘幼芝守墓的故事

图/本刊记者韩茹雪

“不能在我这里断了”

社会变幻不定,连一块墓碑,也命途多舛。

上世纪70年代,传说袁崇焕的头是金子做的,有人推倒墓碑,刨开坟,但什么也没找到,只在月光下留了个黑黢黢的大坑。

那时,佘家看守袁崇焕墓已经三百多年,为了一句祖辈遗训。这要从“盗头”的故事说起。

公元1630年8月,明崇祯三年,名将袁崇焕被绑上刑场,凌迟处死。北京城的百姓争买其肉下酒吃。顷刻间,袁崇焕骨肉俱尽,只剩下一颗头颅。

九个月前,在与刑场一墙之隔的广渠门外城壕之中,袁崇焕曾率领将士死战,击退十倍于己的后金大军。袁崇焕解京师之围不久,遭魏忠贤余党弹劾,后金主将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最终,袁崇焕被崇祯帝朱由检以通敌、议和等罪名冤杀。

袁崇焕死后,尸骸弃在地下,无人敢去收葬。他有一个姓佘的“仆人”,广东顺德马江人,半夜去偷了头颅,埋在广渠门内的自家后院。

“佘义士”盗头之后,告别朝堂、留在北京,临终前,给后代留下三条遗训:

在北京守护袁墓,不得回广东老家;

不得做官;

要读书明理。

当时,袁崇焕身系“反”罪,佘家只敢偷偷收葬。历史的重担系于小人物身上,往往意味着道不明的代价,这家人背负秘密,直到乾隆年间袁崇焕被平反。

佘家收葬袁崇焕后,世代为其守墓。“文革”期间,传到了第17代,男丁有佘宝林,也就是佘幼芝的堂兄。佘幼芝刚生女儿,发着烧,出院后听到墓地遭劫的消息。夜里两三点钟,她和丈夫焦立江偷偷过去,只看到个大坑,眼泪止不住哗哗往下流。

很快,堂兄一家搬走了。佘幼芝生前接受采访时回忆,佘家有传统,家人下班后得先去老屋问安,那天她到伯母家去,叫门没人应,屋里已空空如也。

之后的几年,她找过堂兄,但一直没下落。动荡年代里,无暇做更多的事情,佘幼芝就在此时接下守墓人的最后一棒。

佘幼芝出生于1939年,八岁丧父,和母亲一起生活,作为女娃,她原本只是家族守墓的旁观者。她小时候听大伯介绍先祖,说是“磨石”,跑去问妈妈,才知道是“谋士”,这也是家传的说法。

袁崇焕在乾隆时期平反后,常有广东同乡到广渠门内拜谒。佘幼芝小时候,看家里时不时来人到后院拜谒,作为女孩子,很多时候她不上正厅,就在祠堂门口听大人们在里面谈论,渐渐知道了家里守墓的事情。

直到进入新世纪,大约2001、2002年,墓祠周边拆迁,佘幼芝才有堂兄的消息。佘宝林后来在一档节目上讲述,当年国家支援三线建设,单位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阿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