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讲出自己的信仰”专访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

“他出版了22部长篇小说,他得了所有德国有名的文学奖。他除了是伟大的作家,还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发言人,他在德国公众中的影响仅次于德籍教宗本笃十六世。”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陈伊玮

歌德学院(中国)院长米歇尔·阿克曼在向中国读者介绍瓦尔泽时,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他出版了22部长篇小说,他得了所有德国有名的文学奖。他除了是伟大的作家,还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发言人,他在德国公众中的影响仅次于德籍教宗本笃十六世。” 

黑色的呢制礼帽,灰色的呢制风衣,颈项间是红色的围巾。

银发,白眉,脸膛微红,身躯高大。

81岁的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端坐在藏经阁的大厅里。

10月31日下午7点,位于北京西城区大石桥胡同61号的翠翠和刘利年艺术馆,曾经是明清时期的寺院,数十位来宾在偏僻的胡同里找到藏经阁的大殿,他们聚集一起,聆听瓦尔泽与莫言的对话。

据2007年6月公开的档案显示,瓦尔泽可能曾于1944年1月30日加入过纳粹党。在瓦尔泽引起广泛争议的小说《迸涌的流泉》里,作家塑造了一位为了生存只得加入纳粹党的原本洁身自好的母亲形象。“瓦尔泽是制造政治雷阵雨的作家,”《批评家之死》的中文译者、北京大学德语系黄燎宇教授说,“瓦尔泽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意味着他比同为四七社成员的君特·格拉斯和海因里希·伯尔缺少艺术才华,他是惟一在有生之年享受到其他德国作家只能在死后才享受的待遇的人:在他的家乡博登湖畔的于伯林根建了一尊具有怪诞风格的瓦尔泽悬崖勒马塑像。”

他曾对奥斯威辛被“工具化”表示不满。他不仅承认自己至少有20次遇到恐怖的集中营画面时“扭头不看”——此举违背了“正视”历史的道德律令——他甚至明确反对在柏林市中心修建犹太大屠杀纪念碑的计划,因为这无异于“在首都的心脏用混凝土构筑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噩梦”,无异于“把耻辱化为巨型艺术”。瓦尔泽的讲话结束后,包括联邦总统在内的现场听众起立鼓掌,唯有德国犹太人协会主席伊格纳茨·布比斯夫妇纹丝不动地坐在那里。德国媒体纷纷报道布比斯说瓦尔泽搞“精神纵火”。

2002年6月26日,《批评家之死》在德国书市亮相。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