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久他乡是故乡

“大多数海外华人都希望保留其传统文化的主要元素。他们相信,是他们的文化使他们成功,并能继续帮助他们。”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0年1月26日,一名身穿京剧服装的中国人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用中国传统方式庆祝春节。 (FRANCISCO GUZMAN/图)

2020年10月,王赓武过完了自己90岁的生日。纵是经历过诸多历史大变局,对王赓武来说今年也是异常艰难而忙碌的一年。

和其他新加坡居民一样,上半年王赓武的生活重心是抗疫。疫情缓和后,与他相濡以沫65年的妻子林娉婷于8月份去世,对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他依然要面对各种事务性工作,为出版两本回忆录,他忙到了10月底。匆匆过完90岁生日后,他才得暇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

王赓武的历史学研究重心在东南亚史和华人移民史。从宋元时代的海外贸易到近代的东南亚华人移民,都是其涉猎的领域。2020年6月,第四届“唐奖”汉学奖颁布,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和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的王赓武成为本届得主。“唐奖”设立于2014年,每两年颁发一次,被视为该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此前的获奖者有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斯波义信和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等著名汉学家。

在“唐奖”的颁奖词中,王赓武的贡献被认为是提供了一种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视角:“身为中国及东南亚关系的专家,王赓武教授透过细究中国历史上与南方邻国的复杂关系,以此独特的视角理解中国。相较于传统上从中国内在观点或由西方相对视角来观看中国,其丰富的学识与敏锐的洞察力,对华人的世界地位的诠释有新颖重要的贡献。”这种独特的视角,与他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在王赓武的语言中也能感觉到这种成长环境带来的微妙痕迹,比如他的普通话非常标准,但他用于思考的语言却是英语。“勉强回答你的问题,结果还是用英文回答。”他对南方周末记者抱歉地说。但在文字采访中,让人很难意识到这是一位90岁老人的回答。他依然保持着对这个世界强烈的好奇和关怀。

内心拥抱着千里之外的中国

王赓武的回忆录里有他与林娉婷的爱情故事,也有他这一辈人所经历的各种“大事件”。他出生于印尼泗水,成长于马来亚殖民地,曾旅居怡保、南京、香港、堪培拉、伦敦、新加坡等地,亲历了日军入侵东南亚、中国解放战争、马来西亚独立、新加坡建国及经济起飞等历史时刻,非同寻常的经历让他的回忆录成为一部微观的20世纪华人移民史。

王赓武的父亲王宓文与“下南洋”的闽粤地区的华人不同,他是江苏泰州人,受过民国中央大学的高等教育。1929年来到印尼泗水,是应当地华侨开办的华文学校之邀来教授华文的。1930年,世界经济危机蔓延到泗水,学校无力支撑,王宓文遂带着刚刚出生的王赓武来到马来亚的怡保。

当时的怡保,由于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