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到“锦鲤”, 临港文化产业入局城市竞争

临港为何选择杨超越?

责任编辑:邓丽萍

杨超越落户上海临港虽然在网上掀起骂战,但也能看到各地围绕文化产业的抢人大战拉开帷幕。而在这场城市竞争中,后来者临港有何优势,又面临什么压力?

11月24日,上海临港发布引进的第五批特殊人才名单,今年22岁的杨超越赫然在列。此事被媒体报道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11月25日下午16点,“杨超越落户上海”的话题被吵上了微博热搜第一。有些网友呛杨超越干啥啥不行,捡漏第一名,学历不高也成功落户上海;也有声音支持上海真正做到英雄不问出处,创新人才政策观念。

公示截图 

11月25日下午微博热搜榜单

可在杨超越在被争议捧上顶流之后的11月26日,临港也成功蹭了一波热度,冲上这个月来舆论关注度的高点。

12月4日百度指数对杨超越和临港搜索量的数量对比图

和今年6月同样落户上海的李佳琦不同,这次临港引进杨超越显然不是为了让她像李佳琦那样直播卖货,而是指望杨超越这条锦鲤能带起来临港的文化产业。事实上,文化产业的抢人大战早已风起云涌,后来者临港想要入局又有何优劣?从城市竞争的角度看,摆在临港面前的又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进击的上海和“有钱任性”的临港

最近康巴小伙丁真刚被推上风口,就成为当地宣传大使,签约国企,凭一己之力带动四川文旅,深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更可见明星IP已经成了文旅产业的一大驱动力。

临港商业和文体旅游处处长冀晓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希望杨超越能带动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更多创新创业的年轻人来到我们临港新片区。”这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出临港对文化产业人才的渴求。对临港来说,杨超越落户事小,她所能带来的流量和文化产业集聚,才是临港引进杨超越的真正原因。

上海在2017年就曾提出目标:未来五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基本建成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重镇。到2019年,上海更是强调推进亚洲演艺之都、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等建设。

如此目标之下,上海各个区也更是毫不放松。传统的老城静安区也一边玩传统文化,一边打造现代戏剧谷发展影视行业。稍偏的奉贤区则是疯狂抢人,郭德纲、吴亦凡、贾静雯和周笔畅的工作室都能在奉贤区找到。此外,杨浦区的Bilibili总部则更是名声在外的龙头文化企业,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人才。

而这个宏伟的目标对于临港显然绝非易事。2018年设立,2019年才得到中央总体方案的临港,在文化产业上俨然就是一张白纸。可以说临港既没有任何产业基础设施,又很难从上海的高等教育里获得文化人才,也更不如上海别的区有社会氛围上的优势,再加上文化产业分类复杂,细分内容繁多,临港被迫只能靠“钱景”砸出来文化产业的“前景”。

所以细读临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可以发现,它几乎覆盖了文化创意产业中所有的核心产业。更加硬核的是,每种细分产业的优惠补贴都白纸黑字地明码标价,字字都是“真金白银”。

临港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上海临港微信公众号/图)

而在引进人才上,临港更是把能用的手段都用到极致。在户口上有直接落户和居转户等政策,经济支持上对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工作室给予最高超过150万的补贴,如若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培养基地,更给予最高300万的补贴。

临港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上海临港微信公众号/图)

试想别的省市看到临港这个补贴力度,估计也只能感叹一句:“临港,你不讲武德”。

固然资金实力雄厚是临港的优势之一,可作为一个国家级自贸区,更开放更倾斜的政策也会给临港文化产业带来活力;而且临港位于上海这个中国的金融中心,给新兴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无疑更加便利,仅仅是这两点所对应的“对外文化贸易和文化金融服务”就占据了临港文化政策中的44%;

再其次临港从零开始,没有历史羁绊,就像杨超越一个演艺新人参与进《创造101》里,没有包袱只做自己最终也成功出道。而有这些“装备加持”的临港或许真能够后来居上,成功入局这场文化产业的城市竞争。

所以,此时再看杨超越,这个曾经半年内为自己的经纪公司创造至少6000万价值的巨大IP,或许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会被临港认定是“特殊人才”了。与其说是杨超越选择了临港,倒不如说是临港选择了杨超越。

文化产业城市竞争,如何突围?

作为当今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前景广阔,无疑是当今全国各地政府争相支持发展的“香饽饽”。除了上海,全国各省市也都在不断加码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以期借文化产业的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化,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对人才资源的持续吸引力。

各地文化产业政策 (文化产业评论微信公众号/图)

同时各省市也有各自不同的基础和禀赋,虽然在资源面前一起竞争,但总体上还是走着有自己特色的路。北京依托其首都地位和丰富的高教资源,在新闻信息、文化传播和创意设计领域打造出了特色的主导产业。此外,这几年颇受看好的杭州,一方面借助阿里和网易等互联网企业拓展新兴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同时也借助浙江卫视和横店影视城等传统媒体等大IP来打造城市品牌形象,为新兴的文化产业提供关键的市场和渠道资源。

而纵观这场文化产业战场上的城市竞争,抢到行业中的优秀人才依然是突围的关键。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极其依靠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的产业链带动效应,这也决定了其更加考验一座城市在人才引进、培养和支持方面的能力。

作为一座“移民城市”的深圳,其近几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从以往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当今的设计之都,变成中国设计人才的大本营。有数据现实,深圳如今拥有的各类创意设计企业总数超过5万,从业人员接近100万人,并覆盖设计领域的各个分支,总体发展水平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而在发展历程中,深圳也有着和临港类似的困难和优势。困难上,深圳也经历过产业基础薄弱,又缺乏顶尖高校教育资源的阶段;而在优势上,深圳和上海都是我国政策上的开放高地,毗邻香港走向国际,再加之金融资源的支持,让文化产业得到投融资的便利,而且珠三角的传统工业制造能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对比之下,可见临港确实和发展之初的深圳有相似之处,但也不应完全借鉴深圳的成功经验。就产业基础与定位上看,深圳是主打创意设计,而上海临港则要在上海的产业定位语境中思考自身的定位。如上海规划建设演艺之都和影视创制中心,所以当下的临港才会去抢杨超越这样一个自带流量池的综艺IP,为符合其定位的文化产业培育基础。

但是和全国其他发展时间较长的城市相比,临港无疑还没被贴上“黑马”的标签,也尚未在这场城市竞争中培育出自己最硬核的实力。但弱势同时也是优势,年轻的临港可以借着政策宽松,拿出冲劲和雄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像当年的深圳一样,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网络编辑:郭倩倩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