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不是盲人出行的解药, 莫让盲道成黄色装饰带

安徽阜阳某位盲人医生近日成为一只导盲犬的主人,这是安徽省全省第5只履职的导盲犬。中国的盲人数量高达1700万。发展导盲犬对于解决盲人出行的意义微乎其微。

(本文首发于2021年1月14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斌

在身体健全的建设者与管理者眼中,盲道往往只是“规定要做”的事物,存而敷衍即可,至于实效,则是少人问津的。 (视觉中国/图)

近日,安徽电视台播出新闻,安徽阜阳某位盲人医生近日成为一只导盲犬的主人,可以依赖导盲犬出行,不再需要父母接送。新闻同时指出,这是阜阳市第1只持证上岗的导盲犬,也是安徽省全省第5只履职的导盲犬。

据报道,中国的盲人数量已高达1700万之众,简单均分,每省盲人数量近60万,而导盲犬仅5只,全国导盲犬数量亦不过200只,直觉未免比例过低。

然而在后续有关此条新闻的讨论中,能够发现对于发展导盲犬培育规模以解决盲人出行,却有大量不同意见。综合而言,主要是导盲犬的培育费用过高,使用寿命过短,而且因为是纯人工驯养,不可能随着规模扩大而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