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丁真:地方政府的素人网红修炼手册

“丁真效应”能否复制,地方政府的城市形象修行难题。

责任编辑:戴春晨

丁真的走红,似乎是摄影师胡波机缘巧合下的选择。但如果把“走红”分别放进2020年和中国网络舆论场的特殊时空中,问题又似乎没这么简单。

现代社会让中国东部和西方城市日益同质化,藏地文化作为一种中国内部的边缘文化,渐渐成了都市人想象的田园牧歌。丁真的一炮走红有着社会文化的基础

而从丁真走红路径来看,他从抖音到微博,之后再吸引来传统媒体关注引流。把握住不同年龄段人群流量聚集的平台,是丁真“出圈”的关键。

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需要修行。对地方政府而言,丁真效应能否复制,其他城市能从围绕丁真的网络狂欢里学到什么,是重新审视丁真走红的关键问题。

从一炮走红到人设崩塌,丁真都和数字1分不开联系。

2020年11月11日,抖音上一则10秒钟的微笑短视频,瞬间戳中无数网友的审美点。全网热捧中,丁真出圈成为新晋顶流,“甜野男孩”和“藏妆”一度风行。

2021 年1月11日,一段丁真在宾馆抽电子烟吞云吐雾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纯洁质朴的单纯少年形象霎时崩塌,和王源抽烟、李佳琦抽烟后一样的网络声讨大戏再次上演,而最终以丁真工作室微博道歉收尾。

反观丁真从去年到现在的百度搜索指数,一路走低的趋势仿佛在印证素人网红流量来去匆匆的互联网定律。

在丁真的讨论渐渐希声背后,理塘、甘孜和川藏却被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

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需要修行。对地方政府而言,丁真效应能否复制,其他城市能从围绕丁真的网络狂欢里学到什么,是重新审视丁真走红的关键问题。

“丁真”百度指数趋势,高峰点出现在2020年11月30日前后 

(百度指数/图)

打在社会“痒点”的内容

丁真的走红,似乎是摄影师胡波机缘巧合下的选择。但如果把“走红”分别放进2020年和中国网络舆论场的特殊时空中,问题又似乎没这么简单。

在各种自下而上生产出的话语中,2020年往往显得过为沉重。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2020年开年就投下了阴影。年度热词里的“网抑云”、“内卷”和“打工人”,无不体现着社会在压抑氛围中的自嘲,体现着努力通过解构来从压力中获得短暂的解脱和喘息。

此外,“油腻”也在2020年成功晋升了中国社会审丑的重要标准之一。大众在消费和丁真同时段的顶流“马保国”与综艺《追光吧哥哥》时,本质上无不透露出对油腻世故的反讽。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认为,狂欢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叛,是草根阶层要求改变秩序。消解严肃的愿望,反映出草根大众的话语表达、主体意识和情感宣泄。

正是在这种社会心理氛围下,“甜野男孩”丁真就像股清流一般闯入人们的视野,他身上所散发出的“原生态”反映出人们返璞归真的形态。丁真,成了后疫情时代人们向往着“健康美”的精神符号。

高原环境所赋予丁真的粗犷单纯,更是唤起了人们对藏地文化的想象。让人们彻底放下了2020年里戒备的神经和疲劳的身躯,激发出人们的保护欲,真心地希望这世外桃源般的美好不会被嘈杂的城市生活和市场利益玷污。

但是在这样一种想象的过程中,丁真也不可避免地被网友内化为藏文化浪漫想象的一部分,成为互联网时代下东方主义新的符号和文本。

在东方主义这个概念的创始人萨义德看来,对“东方”的描述其实被框定在一个西方中心的语境中,对东方的观看和边缘假设,是西方关照自身的一种特殊方法。

正如李子柒在海外社交网络上备受欢迎,带着中国文化的标签被西方凝视。而丁真在本质上和李子柒一样,都是个“文化边缘人”。有所区别的,是丁真被放在了中国社会的内部被观看。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现代社会让中国东部和西方城市日益同质化,藏地文化作为一种中国内部的边缘文化,渐渐地也成了都市人想象的田园牧歌。

所以,丁真的一炮走红也有着社会文化的基础,甚至这种自我生产的文化想象已经遮蔽了真实的丁真和藏文化。

就比如当网友翻出丁真曾经竖中指的照片、看到丁真吸烟时的抵制和不接受,认为其不符合“自然淳朴”的人设而为其洗地和切割,都反映出社会在建构着他们想象中的丁真,让丁真变成一颗承载着异域文化想象的蟠桃。

抓住渠道来运营的“出圈”

随着短视频时代到来,“人人都可以当网红”的传说一直是不断有人做明星梦的诱因之一。丁真凭借其颜值短时间出圈并不意外,但是能够从一场社会热点,变成一种现象级的传播,其背后除了干货内容的打造之外,也离不开全民传播和媒体的渠道运营。

从全民传播链条上来看,在不同的媒体平台圈定着不同的目标群体特征与心理诉求。公开数据显示,约有48.8%的抖音和快手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而25岁以下的微博用户占比达到57.4%,微信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则差异较小,平均年龄更高。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物出圈都是从2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中传播,流量外溢后引起传统媒体的双微端关注,最后再到达报纸电视等媒体,实现全民参与的传播“出圈”。

而丁真走红的路径是从抖音到微博,之后再吸引来传统媒体关注引流。

据新京报统计,年轻女性是对丁真感兴趣的潜在用户主力,其超过60%的关注者年龄在30岁以下,而这部分群体所使用的媒介也正对应着丁真视频最先投放的抖音。

所以,把握住不同年龄段人群流量聚集的平台,是丁真“出圈”的关键。

除了在对应平台打造个性化的IP人设,公众号《谭天论道》还指出,丁真掀起一场传播裂变的另一个关键是营造出一个话题性的事件。社会热点新闻本没有价值观,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如若这个热点变成了一个具有话题性的事件,成为一种社会性的议题,则能激发出人们更持久的关注、更有价值的讨论与内容生产。

我们从“丁真”词条的百度指数上也可以看出,讨论声量的最高点并不是在发出10秒微笑视频和《丁真的世界》发布的附近,而是在11月26日左右,丁真被当地国企签约成为理塘文化旅游大使的消息流出后时,微博上人们开始议论丁真的未来去向等等。以及一些其他的话题,如“珍珠小马”、“丁真想去拉萨”等话题也几乎让丁真在11月后半个月都住在热搜上。

最后,传统媒体的入场也是助力丁真和理塘成功捆绑出圈的一大动力。

一方面,理塘在看到丁真成功出圈之后,立刻修改和时差岛订立的旅游宣传片拍摄计划,从媒体“替观众看”变到从丁真的视角切入,让丁真带着观众看他的家乡,将丁真和目的地进行强关联,让《丁真的世界》相互引流实现丁真的流量向当地文旅营销外溢。

另一方面,从省级媒体到央媒和KOL围绕丁真互相“蹭”热点,进一步推动了丁真突破年轻群体的圈层限制,实现对外输出增加用户粘性。比如四川文旅和西藏文旅的官方微博号之间的“battle”,吸引着吃瓜群众的关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的推文更是把丁真推向国际,甚至日本媒体都有相关报道。

决定丁真命运的理塘

在各个媒体对理塘旅投负责人杜冬,以及相关负责人张玺和高小平的采访中,虽然可以看到杜冬等人面对丁真的意外爆火也是手忙脚乱,但是在面对丁真走红时理塘文旅公司的反应却是敏锐而得体。

为了保护好丁真不被市场化的MCN机构欺骗,理塘文旅公司迅速就和丁真签约,而且放弃了丁真的网络流量收入。这赢得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实现理塘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此外,理塘在丁真出圈之前就已经提前布局文旅产业发展,修建仓央嘉措的微型博物馆和打造天空之城花海等4A级旅游景区。甚至一度招募网红KOL来为理塘旅游宣传等等,其实都暗中为丁真的出现做了铺垫。

但是理塘在丁真的运营上也并非滴水不漏。对比李子柒与现代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丁真其实更多去和粉丝互动,更积极地去融入互联网和后现代文化。

微博上有着大量的以丁真和珍珠为主体生产出的表情包,丁真自己也会上抖音直播,也一度参与了四川卫视的元旦晚会节目录制。

李子柒的网络声量高峰高于丁真,长尾也比丁真更长

 (百度指数/图)

人们捧红丁真的原因正是因为丁真和自身所处环境的不同,但是如果丁真日渐被人们的生活同化,那么他对人的魅力和“价值”也终将不复存在。正如前几年火过的“天仙妹妹”,后来脱下少数民族服饰,参与到娱乐圈的浓妆艳抹之后也逃脱不了泯然众人的命运。

所以如何让丁真避免走上昙花一线的网红道路,如何将流量持续地转化到当地的旅游经济上,实现文旅的深度融合成为了摆在理塘面前的一大问题,同时也是四川甘孜和全国其他旅游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

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无疑需要回到内容和渠道这两个关键上,围绕丁真做专业的内容生产和渠道运营。

首先,打造具有清晰辨识度的人格IP,和大众之间建立深层的情感共鸣。丁真的野性和纯真就是人们对固有网红印象的反叛,也是人们对丁真差异化IP人格的最基本认知。同时将没有偏向的热点新闻变成可以讨论的社会议题,最大程度激发UGC的内容输出。

对于理塘和甘孜,则需要将丁真的个人IP形象和城市捆绑,打破原先媒体代替用户看的思维,让丁真带着用户来看,从而不仅延续丁真的流量,也能让网友更愿意于接受理塘和甘孜。

其次,在渠道运营上,要深入年轻人的社交舆论阵地,来营造话题性的事件。近年素人走红的传播链多数相似度高,大多先在年轻群体中内爆,然后流量从B站、抖音和快手向微博微信外溢,最后传导到传统媒体,由其向各个年龄层传播,最终实现出圈。

所以在不同平台有针对性地推出不同的内容将成为关键,如马保国、发际线小吴和受伤维权的小张都是通过这样的链条实现出圈。而对于丁真则更需要当地文化的加持,用当地文化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作为核心,综合场景与故事来打造一个可持续的文旅IP。

最后,政府在营造城市形象上也应当转换思维,透过社会文化和心理去看到社会的隐性需求。丁真这一个体背后其实是隐形的群体意志和群体智慧,素人出身的他,并不像娱乐圈里的明星爱豆一样,需要一个供人仰望的完美形象。相反,社会文化心理需要的是一个真实的、有魅力的、有讨论价值的个体。

以,丁真过气了吗?他还能火起来吗?这不仅取决于丁真本身的发展与选择,也更取决于理塘文旅对丁真的培养和运营。

头图图片来源:IC photo

网络编辑:邓丽萍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