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观察】为什么是奥巴马?

奥巴马如果不能给选民带来即时的“change”,他的“马英九化”、“李明博化”是可以预见的

北京时间11月5日中午,巴拉克·奥巴马以压倒性优势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一个黑人、三年参议员经验(其中两年在竞选总统)、两本畅销书、几个名校学位、芝加哥的社区组织者,这几乎就是奥巴马46岁人生的全部成就。

没有处理过重大危机,也没有高瞻远瞩的政纲,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喊“change(改变)”,但就是这样一个只说没练过的人,却被誉为“百年一遇”的政治天才,得到了美国年轻人宗教狂热般的支持和喜爱,更重要的是,他突破了希拉里和麦凯恩两个重量级政治人物的围追堵截,把几乎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是什么造就了“奥巴马奇迹”?

2001年1月,小布什就任总统,此时,美国凭借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再次占据了世界经济的制高点,政府财政有上千亿美元的盈余;几个月后发生的“9·11”事件表面上让美国颜面无光,实际上却大大提高了美国的道义号召力,全世界的大部分人民和政府站在美国一边,法国《世界报》的标题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这一刻,我们都是美国人。”可以说,美国软硬两方面的实力都在此时达到了顶峰。

但很快,伊拉克战争使美国陷入了越战般的泥潭,伊拉克局势的恶化,不断增加的士兵死亡数字和军费开支,在国内激起强烈的反战浪潮;在国际上,尽管伊战有“替天行道”的合理性的一面,但因为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而遭到大部分国家的反对。尤其严重的是,它极大损坏了美国一呼百应的软实力,几乎所有穆斯林都反对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而美国的盟友们相信,美国在制定其外交政策时没有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利益。

可以说,小布什总统不但用光了美国过去积攒下来的实力,还在很多领域给美国造成了庞大的“负资产”。在此情势下,70%以上的美国民众认为,国家正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既然有错误,就要纠正。那由谁来纠正呢?希拉里和麦凯恩都是老成谋国、有经验、有操守的政治家,但在人心思变的背景下,老成、经验却变成了负担,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也是造成国家困局的旧体制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即便希拉里和麦凯恩提出“change”,也没有奥巴马有说服力。况且,这两位还一直以“有经验”作为卖点,效果必定南辕北辙。

而奥巴马就不同了,他毫无国家级的政治经验,表面上也和华盛顿的“旧政治”没有瓜葛。他年轻,有活力,衣着时髦,长得帅,“change”由他的嘴里说出,显得是那么顺理成章。尽管他从不敢违背党内既得利益者的意愿,也不敢直面纷争(在参议院投了大量的弃权票),但人们已经管不了很多了,先“change”了再说。

即便如此,金融危机大爆发之前,奥巴马在民调中的优势仍然很微弱,麦凯恩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后,民调一度大幅超过了奥巴马。但人算不如天算,失业率的上升、经济的不振,以及让穷人给富人买单的7500亿美金救市计划,使选民的怒火全部倾泻到共和党身上。人们在极度害怕和恐慌的情况下,希望此时出现一位有魔法般能力的救世主。尽管奥巴马所谓的“change”只是口号,但他的口才和个人魅力,使选民相信他就是那个救世主。于是,麦凯恩继2000年共和党初选被布什暗算之后,再次被株连而成了布什错误路线的牺牲品。

巴拉克·奥巴马现在可以从容地“丈量白宫窗帘的长度和宽度”了,但一旦坐在椭圆形的办公室里,掌握了世界上最大的权力,他很快会意识到,做美国总统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那些把你抬起来的力量,也一样可能毁灭你。

奥巴马过往的政治经验就是芝加哥的社区组织者,相当于我国的居委会主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当然,在历史上有不凡表现的总统,也有从来没做过行政管理工作的,这类人往往有绝佳的直觉和判断力。现在美国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相信奥巴马也并无任何锦囊妙计。

美国人盼着新总统上任能一扫经济颓势,这会是他们选择奥巴马的重要原因,但经济周期的调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美国的经济发展势头继续停滞甚至倒退,那么民众必将把全部责任怪罪到奥巴马和民主党头上。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奥巴马如果不能给选民带来即时的“change”,他的“马英九化”、“李明博化”也是可以预见的。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