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碳中和发展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孙孝文

中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挑战,但更有机遇。实现“双碳”目标,要在思想认知、战略规划、技术创新、政策安排等方面进行统筹谋划。

2020年92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全球为之振奋。此后,习近平总书记相继在六次对外重要会议上密集表达“30·60目标”的相关论述。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

应对气候变化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实现“30·60目标”既有挑战但更有机遇,走零碳转型之路既要有雄心,更要有行动。

“碳达峰、碳中和”既关乎生存,更关乎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灾难的自我救赎。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实际上,每年因气候变化而造成大量的死亡。自然界的报复正频繁发生且愈发猛烈:图卢瓦、基里巴斯等岛屿国家即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非洲持续干旱和蝗灾造成数十万公顷耕地颗粒无收,澳大利亚、美国频发山火导致数以万计的民众流离失所,美国得州寒潮让超1460万人断水、270万户断电……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让全球约6亿人面临着沦为“气候难民”的危险。若碳排放增速不受控制,到2060年,气候变化将像新冠肺炎一样致命,而到2100年,其致命性可达新冠肺炎的五倍。面对严峻的生存危机,任何人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零碳转型已刻不容缓。

另一方面,“碳达峰、碳中和”也是破解后疫情时代发展瓶颈的重大机遇。

全球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型的十字路口,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促使世界经济进一步衰退,经济下滑、就业低迷、贫富分化正诱发社会撕裂,自工业革命以来的高碳生产方式已无力推动经济恢复常态、持续增长。当前,通过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经济复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欧盟及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美国总统拜登上任首日即签署重返《巴黎协定》的行政令。各国的“绿色新政”正推动一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产业变革,从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的能源革命即将拉动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新技术所带来的新动能将化解传统发展模式导致的全球危机。

对我国而言,“碳达峰、碳中和”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国,中国理应承担起大国责任,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此外,我国外部受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环境恶化影响,内部受人口老龄化、债务杠杆、环境污染、结构失衡等要素制约,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正逐年下降,而气候治理的过程也是构建新经济体系的过程,通过能源体系、技术体系、治理体系的调整让中国从产业发展的跟跑者转变为并行者、领跑者,从而解决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碳达峰、碳中和”既有挑战,更有机遇

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开始对碳排放定价,以欧盟为例,其碳排放成本已经达到30欧元/吨二氧化碳,预测到2030年将达60-90欧元。欧盟即将出台碳边境调节机制,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差价税,美国、英国也正在酝酿类似机制。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工业体系建立在高强度的碳排放之上,即将面临碳关税壁垒,“中国制造”若不实现零碳转型,贸易出口将为此付出巨大成本并失去竞争力,若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将爆发出巨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有利于挖掘产业发展新机遇。碳中和发展战略将创造出新的商业机会,刺激技术再创新。曾在集成电路领域上演的“摩尔定律”正在新能源产业重现,我国在这一朝阳产业中已迸发出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太阳能、风电、储能所需组件因“中国制造”其成本呈现指数级下降趋势,新兴市场蓄势待发。同时,能源安全威胁、生态环境破坏、开采运输成本上升等问题正使化石能源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当前,全球37个国家的1000多个机构投资者正逐步从化石燃料行业撤出8万亿美元,转投入零碳相关行业中。

其次,有利于拓展科技创新新空间。碳中和发展是一场能源革命、产业变革,其中涉及新能源技术、绿色生产技术、绿色建筑、智能电网、智慧交通等一系列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根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测算,2030年碳达峰目标实现时,全社会预计将向零碳产业投资8.5万亿元,其中将有大量资金用于科技创新研发;而这些投资预计将拉动14万亿产值、创造10.9万亿GDP,为零碳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潜能。

第三,有利于创造人民优质新生活。零碳产业的兴起每年将为我国新增工作岗位数百万,并协助工农业摆脱对传统能源过度依赖,从而增加老百姓的工作收入、降低老百姓的能源支出。同时新能源的分布式特性,一方面将重构城市空间单元,解决目前由于集中式供能所导致的大量人口集聚、土地利用效率低、交通拥堵、垃圾围城、空气污染、配套落后等诸多问题,让老百姓出行更便利、居住更舒适;另一方面分布在用户端的灵活能源设施将成为全国大电网的有效补充,有效规避大停电所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

第四,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我国油气资源匮乏,截至2019年我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度已高达72%,导致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对国内产品产生巨大影响。而与同纬度国家相比,我国拥有优于他国的良好自然资源,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新能源的基础条件。通过实施碳中和发展,降低生产活动中的化石燃料密集度,可有效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碳达峰、碳中和”既要立目标,更要有方法

一、把握好“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决策者一定要辩证、系统地认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准确把握好相关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不是不发展,而是高质量发展。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不是给发展设置“天花板”,而是通过思路提档、产品创新、技术升级带动更大投资、更多就业,从转型和升级的角度,促使“减碳”任务的完成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不是一刀切,但要敢于切一刀。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不是以牺牲经济为代价的一刀切,实施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传统产业转型的阵痛,以及新兴产业成本由高向低的发展过程。需要以行业为主推进碳达峰,主动摒弃高碳的生产方式;以区域为主推进碳中和,统筹布局区域内的产业、基建以及科研力量,协调多能互补、物质综合利用的新方式,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转变。

既要有雄心,更要有行动。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持续攀高,30年实现达峰到中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各地政府需树立尽早达峰的雄心,为碳中和争取时间、空间。同时,碳达峰、碳中和不是某个地区、某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统一步调、统一行动,明确好路径、研究好政策、强化技术创新,为碳达峰、碳中和铺设道路。

二、擘画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规划

一是要建立碳排放数据体系。摸清全社会碳排放家底是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落地的基础。建立健全碳排放数据监测、报告及核查体系,获取详实、准确的数据,充分调研各区域、各领域的排放历史及现状,才能科学预测排放趋势,精准施策。

二是要设计迭代渐进方案。地方政府应尊重行业发展规律,应结合区域产业布局、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明确达峰时间、制定实施路径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科学技术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市场消费变化进行政策包的持续更迭,充分考虑政策迭代、规则转换、技术开发的窗口期,从而确保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

三是要形成清单化行动计划。围绕阶段目标,研究形成政策清单、技术清单、项目工程清单、试点示范清单、指标体系清单、法律法规清单等六个清单,加快布局一批碳中和领域的重点实验室,推动技术创新。设立一批示范工程,推动碳中和由点及面的发展。

三、布局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创新

需要大量技术创新,全社会合理作为。在能源领域,加大对可再生能源、高压智能电网、储能等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在工业领域,加大提升工业电气化改造、燃料替代、新材料研发的力度。在交通领域,加快建设充电桩、加氢站、智能道路等,促进交通运输网络的共享化、自动化。在建筑领域,建设被动式建筑、虚拟电厂,对新建、改造建筑物进行能效提升、新能源替代、碳排放监控等。在农业领域,推广绿色生态农业,利用农业空间进行新能源开发。在互联网领域,加大对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投资、降低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

四、制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图景

一是建立“脱碳”管理制度。产业层面,各行业根据“脱碳”要求研究制定行业准入的标准和导则;区域层面,在城市新建和改造过程中进行建筑、交通等零碳配套基建的重构,并依托“网格化”推动全社会生活方式转变、减少碳足迹。

二是推进“碳定价”机制。强有力的价格信号可以刺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从而鼓励技术创新和建设投资,加快经济主体向零碳转型。为尽快完成对“碳”的价格发现,各地需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根据自身地域特点形成碳交易、碳税、碳普惠等创新机制。

三是营造气候友好型营商环境。在项目审批、绿色金融、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进行配套建设,并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设立碳中和产业发展基金,制定气候投资负面清单,建立气候项目储备库,打造一批碳中和示范项目,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碳中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四是建设“碳中和”人才体系。加强对党政机关、各级领导的相关培训,促使相关产业对零碳报以开放、合作的态度;鼓励全社会高等院校增设碳中和学科,增加对绿色转型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强各领域、各行业人才的职业培训和技术指导。

五是加强国内外合作。积极引进优质的碳中和技术、企业及人才,筑巢引凤,带动产业链繁荣发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