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暗装摄像头,收集上亿人脸数据!央视点名科勒卫浴万店掌

看似普通的摄像头却暗藏玄机,在顾客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他们的人脸照片、消费习惯等信息记录得一清二楚?在刚刚播出的2021年央视315晚会上,商户用人脸识别摄像头偷拍顾客的问题再次被曝光,万店掌、悠络客、雅量科技、瑞为技术等企业被点名。

据报道,央视记者在全国多地调查了科勒卫浴、宝马4S店等20多家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商户,发现“所到之处人脸识别信息均被偷偷获取”。商户没有告诉消费者店内有人脸识别摄像头,更没有征得消费者的授权同意。

央视记者走访发现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图自央视新闻。

事实上,关于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早已明确:处理个人信息,应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然而,法律中的原则性要求,并不足以成为震慑违规应用的“牙齿”。从媒体调查来看,违法抓拍人脸信息却已成为常态。

据南都记者了解,这一乱象与人脸识别的技术特点有关:App想要收集姓名、手机号等个人信息时,必须让用户主动填写。人脸识别却不同,它无须当事人的接触和配合。

商家为何要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主要目的是客流统计和精准营销。每位消费者进店后都会被系统抓拍并生成一个对应ID,消费者几点到店、来过几次、买了什么东西,甚至是当下的心情,人脸识别系统都可以记录得一清二楚。

此外,商户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为消费者打上标签,只要消费者去过品牌旗下的一家门店,其他所有门店均可以看到相关记录。

消费者信息均被记录在册,他们自己却毫不知情。图自央视新闻。

在央视记者的暗访中,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华东区零售销售主任谈到,有了人脸识别系统之后,如果客人先去A店再去B店,B店的工作人员就会收到提醒。“B店如何去接待、如何去报价,就有心理准备了。”

还有一些商户工作人员直言,“比如说你像同行或者是职业打假人,或者是说是记者之类的,这种标签一旦打上来之后的话,它是很精准的。”

为商户提供此类人脸识别系统的,是一些主打“智慧零售”服务的企业。其中,万店掌、悠络客、雅量科技、瑞为技术等企业被央视点名,而它们所服务的商户门店数量可能已超过千万家。在央视记者的暗访中,一位工作人员声称,其企业服务器内拥有的数据量“累积到现在肯定上亿了”。

在这些企业中,发展得最为迅速的要数万店掌和悠络客。公开信息显示,万店掌成立于2014年,为来伊份、老百姓大药房、名创优品、欧时力、良品铺子等1000多家知名品牌的30多万家门店提供服务。此前,万店掌官网上曾有大量关于人脸识别的行业成功案例,但南都记者发现,就在15日晚央视报道播出后,万店掌的官网已火速调整,所有案例资料均已消失。

万店掌官网此前展示的人脸识别会员统计案例。图自AI前哨站。

悠络客成立于2009年,曾在MegaFace、FRVT等全球知名的人脸识别相关比赛中取得不错名次。其官网信息显示,该企业拥有165万多家签约“品牌门店的行业经验”,云平台摄像机接入量超过200万台。

悠络客官网显示的智慧门店应用场景。图自AI前哨站。

据南都·AI前哨站梳理,早在2019年,便有商户偷拍消费者人脸信息的案例被曝光。2019年和2020年,南都人工智能课题组曾先后两次发起问卷调查,受访者均对这种人脸识别应用表现出强烈反感。在2020年的问卷调查中,42.68%的受访者表示无法接受“部分商城会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收集顾客的行为和购买手段”。

不仅如此,南都还曾针对一些为商户提供人脸识别服务的“智慧零售”App进行测评,结果显示,这类应用的隐私政策透明度非常低。一些技术服务方其实已经意识到“无感抓拍”存在问题,但会在隐私政策中将相关责任推给应用方,如要求应用方获得消费者的知情同意。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其他个人信息而言,作为生物识别信息的人脸信息具有更高的身体指向性且难以更改,泄露后容易发生后续损害,个人信息主体难以获得真正的救济。

人脸信息过度收集带来的风险,并非消费者的杞人忧天。在2020年问卷调查中,30.86%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因人脸信息泄露、滥用等遭受损失或隐私被侵犯。

就在不久前,美国企业Verkada旗下便有15万台摄像头被黑客入侵,其中部分摄像头也具有人脸识别功能。这些摄像头的安装地点包括学校、医院、监狱、警察局等场所,特斯拉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也在其中。

这一安全事故引发了全球关注。据媒体报道,黑客成功入侵仅仅是因为通过网络公开信息掌握了Verkada系统的超级管理员权限。因此有安全专家评价,“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些摄像头拍摄的内容不只是你的安全团队能看见,供应商的一些管理者也能看见。”

在央视的报道中,一位万店掌工作人员也表示,只要通过总账号登录,便可以看到各个商户所拍摄的人脸信息。

万店掌工作人员声称,“总账号的话就可以进去看得到”。图自央视新闻。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于欣伟,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中国社科院科技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段伟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研究员葛鑫等专家曾来到南都直播间,围绕人脸识别的规范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于欣伟对南都记者坦言,人脸识别技术在交通、治安、疫情防控等方面已成为各级政府好帮手,但商场、写字楼、学校等场所的广泛使用引发了公众忧虑。目前,任何组织、单位都可以随意收集人脸数据,数据滥用与泄露的可能性急剧上升。这样的技术应用态势不仅威胁着公众的个人信息安全、违背“科技向善”的初心,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公共安全隐患。

“目前来看,人脸识别从技术开发到落地应用,‘让民众感受到更多便利’并不是第一驱动力。实际上推广主体更多考虑的是产业盈利或是社会治理方面的需求。”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说。

“人脸识别应用方和被识别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为什么这里会部署人脸识别设备?什么时候我会被识别?我的数据去了哪里,被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不透明,而民众连有效的了解和表达渠道都没有,他们当然会有隐私焦虑,甚至会导致‘隐私冷漠’这一不无矛盾的社会现象”,中国社科院科技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段伟文指出,这些问题与表象的背后,其实是“我的脸我不能做主”的无力感。

曾研究过多个人脸识别争议案例的葛鑫认为,应用方须通过更细致的措施来提升信息透明度,降低安全风险。线下使用人脸识别的场所,应在采集区域设置明确标识。如果用户长时间未再使用,应用方则要及时删除其数据。

(来源:南方都市报 央视新闻)

网络编辑:汪亚纯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