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亟须摸清“碳”家底

若不采取有关措施,预计2025年中国电商企业碳排放量将达到1.16亿吨以上,相比2020年,5年时间内将增加约5000万吨排放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4.7%。

选择,下单,等待,收件。

这套熟练的购物动作已经成为超过七亿网民的消费日常。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较2020年3月份增长了7200万。

然而,轻松购物的另一面,是快递包装引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及快递物流运输产生的碳排放问题。尽管屏幕前的消费者对此少有察觉,但在我国提出“双碳”目标,而且我国网络零售规模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这一问题尤其值得的关注。

电商碳排放快速增长

中国电商企业到底产生了多少碳排放,目前尚无官方结论。一项来自碳阻迹(一家提供碳管理解决方案的企业)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2021年3月,碳阻迹发布了《中国电子商务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电商2019年的碳排放为5326万吨,占第三产业总排放的2.5%,要中和掉这些碳排放大约需要100亿棵树。

电商企业自身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数据中心、办公和仓储等领域。考虑到电商平台企业作为电商产业链上的“链主”,拥有核心话语权,对上下游有绝对影响,因此碳阻迹在研究中,也将依托于电商企业的快递企业和物流、包裹产生的排放纳入统计范围。

由此,电商企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包装、物流、办公、仓储环节,以及数据中心。当消费者在屏幕前一键下单后,一系列的碳排放活动就在屏幕背后开始了。

在包装环节,快递包装本身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产生碳排放,但是在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以及废弃物处理等生命周期阶段会产生排放。报告指出,在包装领域对于排放影响最大的是包装箱。从2016年到2019年,包装箱占电商包装的排放由42%上升到80%。

在物流环节,排放来自车辆、飞机等运输工具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以及相关设备的电力消耗排放。通过与全国交通运输业的排放量相比,研究发现电商物流产生的排放占交通运输业总排放的1.6%,占货运排放的4%。

电商平台的海量交易数据在数据中心进行处理。数据中心的排放主要来自电力消耗产生的排放。报告指出2019年电商数据中心能耗为199亿千瓦时,排放量为1214万吨,约占全国数据中心总能耗的10%。

碳阻迹创始人晏路辉表示,在电商企业的碳排放中,物流占29%、办公占26%、数据中心占23%、包装占18%、仓储占4%。“相比石化、钢铁这些传统能耗企业,电商企业的能耗虽然较低,但是应该看到它的增速和减排空间。”

根据2019年的数据,并结合电商包裹数、交易额、从业人员等有关信息,碳阻迹研究认为,电商企业碳排放量从2016年的3300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6800万吨,不到5年增长了105%,年均增长率为21%。而整个十三五期间,全国的碳排放总量仅增加6%,电商企业碳排放量的增长率是全国碳排放量增长率的18倍之多。

绿色转型迫在眉睫

电商领域的环境问题受到各方关注。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吴培冠提出关于加强对商品过度包装监督管理的提案。他指出,我国是世界第二的包装大国,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在多年前就已提出,可目前依然严重。“尤其是近年来,电商物流的迅猛发展,使商品包装过度问题更显突出。”因此,他建议通过立法规范包装问题。

在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2020年1月,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电子商务企业绿色发展工作的通知,为支持服务电商企业绿色发展提出十二项举措,引导电商企业提高绿色发展能力。

近年来,各大电商企业和快递公司也都开展绿色运营实践,以降低自身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如苏宁推进实施“青城计划”,在此基础上制定三年绿色行动计划,明确“12345”绿色物流战略规划。京东物流集团总部设立生态环保工作委员会,各区域分公司分别建立区域层级环委会,全面升级“青流计划”,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中国邮政、顺丰等企业推广实施电子运单、包装减量、胶带瘦身、循环包装等举措。

这些绿色治理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邮政快递业绿色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胶带从以前的60毫米调整到45毫米以下后,每年快件平均同比减少使用胶带近20%,年减少4.5亿米胶带使用量。近几年使用电子运单累计减少使用A4纸1614亿张,可以少砍伐493.5万棵大树。回收再使用包装箱2亿个,投入使用可循环箱(盒)8000万次,节约纸箱7800万个。

然而,相比我国持续增长的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电商行业绿色转型仍然面临挑战,如绿色发展统计监测体系缺失,绿色供给不足,上下游协同有待加强,社会化回收体系不健全等。

2020年,我国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8万亿元,逆势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9%,我国连续八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2020年我国全年快递业务量达833.6亿件,同比增长超过30%。

根据预测,2025年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将达到1500亿件,5年内预计增长80%。根据碳阻迹的研究,若不采取有关措施,预计2025年电商企业碳排放量将达到1.16亿吨以上,相比2020年,5年时间内将增加约5000万吨排放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4.7%。

从碳数据管理开始

毫无疑问,推动电商行业绿色发展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在迈向碳中和以及我国持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宏大背景下,电商平台作为电商链条上的“链主”更需要积极开展碳减排行动,不断提升绿色发展能力。这既是平台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抵御长期政策风险、实现长远发展的选择。

遗憾的是,电商企业在碳管理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电商和快递物流企业还没有公开碳减排目标,碳数据统计披露水平普遍较差。在阿里、京东、苏宁等头部电商企业公开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我们很难找到企业对于自身碳排放数据的披露,而拼多多尚未发布社会责任或ESG报告,也未披露过任何碳排放信息。

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电商企业制定并公开碳减排目标。一个公开透明的碳管理目标能够向利益相关方展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能够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2020年11月,京东物流承诺,与2019年相比,到2030年碳排放总量减少50%。2021年1月,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作为中国领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和互联网科技企业,京东物流和腾讯公司的公开承诺无疑具有示范效应,我们期待更多企业制定并公开自己的减排目标。

二是发挥技术优势促进减排工作落地。在电商涉及的各个环节,电商企业都可以发挥技术优势,不断创新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提升减排成效。如结合大数据和智能分析,提前部署地区仓库范围内的商品种类数量,在保证高时效的同时,减少交通碳排放。推广使用新能源物流配送车,不断优化配送路线,减少物流环节排放。协同上游商家和下游物流商,加大对绿色低碳包装的研究和应用,加大包装回收和循环包装的使用力度。

三是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伴随5G普遍,以及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的兴起,电商企业的数据处理量将越来越大,数据中心的排放占比将提高。持续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是电商企业减排的重要举措。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新时期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出指导。

四是提升碳数据管理和披露水平。目前,电商企业的碳数据管理和披露水平普遍较差。企业在碳数据披露方面,大多通过讲故事、讲案例的方式,披露企业的减排亮点,缺乏规范的统计。制定减排目标、实现碳中和的前提是摸清自己的“碳”家底。因此,电商企业首先需要清晰识别自身的排放源,准确测算排放数据。同时积极向公众披露,以此助力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选择。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