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好物大赏

以五彩之色,赏新疆好物。

责任编辑:戴春晨

新疆是什么颜色的?

大自然生来就是调色筒,她挥洒画笔,随心勾勒,于是新疆有了雪山冰川的白、草原林地的绿、沙漠戈壁的黄。

在自然之外,还有一群“野生画手”。他们努力开拓,积极进取,用辛劳和智慧装扮这片广袤的土地,黑、白、红、紫、黄、粉……越来越多的颜色被创造。而五彩斑斓的,不仅是家乡的风景,更是人民的生活。

接下来,让我们循着五彩斑斓的色彩,欣赏新疆好物。

棉花白

谈起家乡时,作为大学生士兵服役两年的“硬汉”巴图尔,变得柔软起来。

巴图尔来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他的家乡有个更出名的名字:古楼兰。我国棉花的种植传统,几乎与这个神秘久远的楼兰古国同期。

光热充足、地广人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辅以不断进步的科技水平,让新疆成为了国内最大的产棉基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新疆棉花总产量516.1万吨,为全国总产量的87.3%,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等多项指标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

巴图尔面带自豪地说:“我们家还种过长绒棉,这可是新疆特有的!”长绒棉被誉为“棉中极品”,巴图尔谈起其中区别头头是道。

尽管巴图尔的家乡棉花种植户不少,但放在整个新疆而言,若羌棉花的产量并不算高。“最出名的棉花还是在阿克苏。”谈起新疆棉花的主要产地,巴图尔脱口而出。

近年来,新疆积极引导棉花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由“量”向“质”转变。2020年,在种植面积调减200万亩的情况下,新疆棉花逆势增产16万吨。

新疆长绒棉遭国外某些品牌抵制,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舆论热议的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了新疆棉的独特之处。

“以后在大家的眼中,棉花白就是新疆的代表色吧。”巴图尔笑道。

石油黑

“一黑一白”的说法在新疆早已深入人心。既然大家了解了“棉花白”,若不认识它的“官方CP”,可就说不过去了。

有句话叫:家里有矿,心里不慌。而新疆人民,是真的稳。

新疆是中国的矿产大区,目前已发现矿种13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82.14%,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总潜在价值已超过6万亿元。坐拥塔里木、准噶尔、吐鲁番—哈密三大“聚宝盆”,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的远景储量均居全国第一。

“共和国的长子”有很多,但“共和国的石油长子”,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新疆的克拉玛依。

1955年,黑油山一号井喷油,掀开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建设篇章,截至2019年已累计生产原油3.76亿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如今,克拉玛依这座戈壁油城,已经成为了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23%的国家园林城市。

天空蓝了,城市绿了,但是正如克拉玛依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黑油”一样,这片“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区域,底色依然是石油的黑。

枣红和番茄红

黑白画盘中,一抹靓色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新疆红,而且是新疆“复合红”。番茄、辣椒、红花、枸杞、红枣……这可是个庞大的“红色家族”。

说到新疆红枣,巴图尔很有发言权。2019年,新疆红枣总产量372万吨,约占全国的50%,是我国红枣主产地之一。而巴音郭楞、喀什、阿克苏以及和田,四地红枣年产量几乎占全区一半。

若羌红枣,与和田玉枣、喀什大枣一道,并称“新疆三大红枣”。在巴图尔看来,“枣红”就是家乡的代表色。“相比起内地,若羌的红枣便宜太多了。20多元在若羌能买4公斤。”

另一个独具特色、产量惊人的是新疆番茄。

十八世纪早期,番茄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新疆找到了最好的归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宜的气候条件让这里成为世界三大番茄产区之一。

与内地常见的番茄不太一样,新疆番茄易储藏、易运输,汁水少更适合加工成番茄酱。近几年,番茄酱已成为新疆出口创汇第一大产品,同时也是全国五大蔬菜出口产品之一。远渡重洋、飘洋过海的新疆番茄酱,广受意大利、美国、东南亚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喜爱。

除去红枣、番茄,新疆的红花、辣椒、胡萝卜也极具特色,在我国市场占据重要位置。“红色”系列农产品的发展与深加工,也是新疆继棉花之后又一新经济增长点。

葡萄紫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对于来自吐鲁番的孜亚来说,家乡名片被印在学生课本上名扬天下,总归是骄傲的。尽管家住在县城里,孜亚家依然在家里的天台搭起了葡萄架。

吐鲁番是新疆乃至国内第一大产区。2019年,新疆葡萄产量313万吨,占到了全国的22%。

“虽然葡萄在人们印象中紫色居多,但在我们家乡,颜色可丰富了。”无核白、黑加仑、紫峰、玫瑰香、白布瑞克等五百多个品种,黑白青红紫等几十种颜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葡萄植物园”。孜亚谈起家乡名片,表情眉飞色舞。

苏轼因荔枝而着迷,其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让广东荔枝名扬天下。

为吐鲁番葡萄而倾倒的清代诗人肖雄,也专门作诗赞颂。尽管记不起诗词的前后句,但是孜亚却牢牢记住了其中的一句——“赛过荔枝三百颗”。

油菜黄

小尼今年22岁,来自伊犁的他常常从家中带来家酿的酸奶给舍友分享,极力向大家推荐家乡的味道。

当被问及家乡的代表颜色时,小尼仔细斟酌了一番,选择了四种:雪山的白,草原的绿,薰衣草的紫和油菜花的黄。

起初,黄色并不在小尼的名单内。在他看来,油菜只是普通的家常菜和油料作物,但他的外地同学却对油菜花海的景色感到震撼和向往。这一度使他感到不解。

伊犁是新疆本地油菜籽的主要产地,2017年新疆油菜籽总产量16.5万吨,伊犁一地便产出其中6.8万吨,与广布新疆各地的兵团地区共同支撑起新疆的油菜籽需求。

但使伊犁油菜花真正走入人们视野,还是得益于它的观赏性。位于昭苏的油菜花田,正在逐渐追赶天马之乡的对外影响力,成为新疆旅游的一大看点。

借着暑假,小尼认真坐在地上,观察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清风拂过,花海掀起层层波浪,夺目但不耀眼;花香袭来,清新而不浓烈。他看了很久,最终确认了那些同学并非爱好独特。

于是,小尼把油菜花的黄也加入了伊犁的颜色之中。

杏花粉

3、4月份的伊犁河谷,是粉白色的。野生杏花林迎春怒放,远看气势磅礴,近看似烟如霞,极为壮丽。

“不待春风遍,烟林独早开。浅红欺醉粉,肯信有江梅。”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初见杏花》写出了平原杏花的烟林尽染。

而在西北,春天的杏花更动人心扉。草地新绿,杏花粉嫩,牛羊悠闲,微风摇曳,香气袭来,大胆热烈,却又合乎情理。

伊犁的杏花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果实也广受喜爱。2019年,新疆杏的种植面积近200万亩,产量约120万吨,种植面积与产量均位于全国首位。不同地区还有自己的“明星杏儿”,如托克逊被称为“中国早熟杏之乡”,而小白杏以库车为优……

优渥的自然条件使新疆成为天然“聚宝盆”,再加上勤劳致富的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科技水平,新疆好物数不胜数。

唯城君的盘点仅是冰山一角,薰衣草、哈密瓜、苹果等都是“漏网”好物,大家还喜欢新疆的哪些特产,欢迎留言哦!

可视化|黄思毅

网络编辑:邓丽萍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