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对人工智能改进机器翻译的效果,我持乐观态度

在文学翻译领域,受工匠思维的影响,作品被说成像机器翻译一度是见不得人的事。一句“机翻”的评论,能引发豆瓣上的一场一星运动的腥风血雨。好在此争论也没白费,好歹让人们更为合理地考虑机器翻译的角色与定位。

责任编辑:刘小磊

已经公版的作品,由于无需支付版权转让费,一时间百舸争流,多的甚至出现几十种不同的译本。《瓦尔登湖》就是一例。

1933年,亚美尼亚裔法国工程师乔治·阿特斯鲁尼(George Artsruni)获得了“机械大脑”的证书专利。这个机械大脑是用目标语言中的单词,替换原始语言中的单词,类似于今日Word的替换功能。这应该是机器翻译的较早记录。

后来,机器翻译和计算机的发展并驾齐驱。冷战期间机器翻译达到了一个小高潮。美苏两大阵营,都存在大量译介对方情报之需。当时东西方交流少,翻译需求大,但人工昂贵。在1963-1965年间,美国政府花在翻译上的钱是1300万美元。翻译费用标准在千字9美元到66美元之间,比21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标准还高出很多。1964年,美国成立了自动语言处理咨询委员会(ALPAC),邀请了来自贝尔实验室、兰德公司、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分析机器翻译的未来,为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很长时间以来,研究者对机器翻译还有一种思路,类似于柏拉图的现实乃理念之模仿一说:所有文本,如中文、英文,都是更为抽象的某个超级文本的解码。如果能回到这个抽象的超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