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人民文脉”:延安鲁艺七年片段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何其芳在1938年写道。

“文章小米青春”的七年过去了,这些鲁艺人陆续走出延安,从小鲁艺真正走向了更大的鲁艺,从而彻底而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文艺的面貌与形态。

(本文首发于2021年5月1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杨嘉敏

1940年,鲁艺美术系三期学员古元创作了一幅木刻《圣经时代过去了》,画中青年在树下读书,背景是天主教堂哥特式的尖塔,塔上十字架耸立,但教堂已人去楼空。

这幅画又名《延安鲁艺校园》——那天主教堂的确是延安鲁艺的标志,但圣经时代已经过去了: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战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干部的高等艺术学府,1938年4月在延安北关云梯山麓文庙台一带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1940年4月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改名为鲁迅文艺学院,但一直简称“鲁艺”;1939年8月3日校址迁至城东桥儿沟后,这曾作为西班牙传教士传播宗教文化之所的教堂成为了鲁艺的礼堂,直至1945年间,一如曾任鲁艺美术系主任的蔡若虹所言,“文章小米青春”,留下了一代青年人的文艺回忆。

古元创作于1940年的黑白木刻作品《圣经的时代过去了》 (张亚萌供图/图)

延安作风

这幅颇有珂勒惠支和苏联版画味道的《圣经时代过去了》,生动还原了茅盾在《记鲁迅艺术文学院》中描述的场景:在教堂四周的大树荫下,“你可以时时看见有些男女把一只简陋的木凳侧卧过来,靠着树干,作为一种所谓‘延安作风’的躺椅,逍遥自得地在那里阅读”。那座教堂,造型简洁,结构均衡,看起来和四周黄土窑洞的环境颇为“违和”,但早在鲁艺到来之前就已存在——1911年陕西北境代牧区成立,在回国募捐后,第一代主教、西班牙人易兴化选定延安作为主教驻地,购得桥儿沟村七十余亩土地。1923年至1935年间,这里逐渐建起7排52孔石窑,办起学校、孤儿院、诊疗所等机构。天主教堂也于1930年起建,1934年竣工,内部为三通廊式,并列两排立柱,如今按1938年9月至11月于此召开的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原貌陈设。

“大门里面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可容纳五六百人的教堂,教堂里面有一个台子,后来成了我们演出中外名剧的舞台。”鲁艺二期学员、戏剧家史行曾这样回忆。这座彰显哥特式建筑风格又融合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教堂,不仅代表了鲁艺,也“象征”了鲁艺前期“土洋结合”的风貌——当“山顶上”和“亭子间”的文艺人才在鲁艺会合,各种文艺思潮于桥儿沟激荡,便会产生令人惊奇的生活图景。

延安鲁艺的新貌 (视觉中国/图)

鲁艺开学当晚就演出了戏剧《人命贩子》《到马德里去》,从此演出不断;5月公布了各种会议参加人员,除院务会议、教务会议、考试委员会等“标配”外,还有“晚会委员会”;1939年3月至12月,鲁艺实验剧团开晚会112个、演出话剧26个、街头宣传462次、创作话剧24个,还有群众大会、座谈会、演讲晚会……忙碌程度可想而知。“延安也可以上演一点国统区名作家的作品嘛,《日出》就可以演。这个戏应该集中一些延安的好演员来演”,1939年冬天,毛泽东这样对鲁艺戏剧系主任张庚说了之后,1940年元旦,实验剧团联合抗大等单位连演12场《日出》,场场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may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