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

5月8日,2021中国新消费发展论坛在海南海口举行。

此次论坛由广东省商务厅和海南省商务厅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南方周末承办,vivo提供特别支持。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新物种实验计划发起人吴声在题为《场景革命:双循环下消费行业新机遇》的演讲中提出:“谈论数字化深入的背后,还隐含一个基本判断——必须重视用户的体验与感知。今天的商业要回归到每个与人有关的细节,人不是流量,而是场景,是真实、具体、独特的情绪和感受。”

以下为实录:

在“社交距离”时代,我们为什么越来越深入理解“情感产品”?数字化固然不可逆,但不是简单理解的私域流量,更不只是所有人都在强调的社区团购。今天我想分享“双循环”下消费行业的新机遇。关于消费的话题我有点百感交集,因为今天把“新消费”作为显性话题谈论已经过时了。太阳底下没有新事,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是社交网络的驱动,还是消费科技本身的变革正在重新定义何为成分党、何为科学品牌?

数字化大加速其实隐含着一个基本判断——在数字时代,我们必须重新感知个体本身。这也是今天很多人提议对APP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原因。一年多前我们很难在机场、高铁站见到关于健康码、移动支付等的提醒,现在已经默认这是当下基本的游戏规则。

当数字普惠成为底层的时候,谁是这个时代的数字原住民,谁又是数字移民?“社区团购”有人认为指向下沉市场,我认为应该用一个很拗口的组合词来理解,它是“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

在把5G、AI作为口头禅反复提及时,必须要意识到我们需要回到更加具体、独特的人的身份、人的场景。人不是流量,而是场景,是真实、具体、独特的情绪和感受。

毫无疑问,当下正处于一个由外向内进化的时代,我完全认同今天各位嘉宾发表的核心观点,但是我依然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具体化,更加深入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场景中,去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人把今天的年轻人定义为“Z世代”,“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移民”不仅是简单的程度区别。5月4号有许多面向年轻人的品牌传播,显现出一些非常本质的逻辑。首先是文化自信,其次是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生活在社交网络中的年轻人对于成熟工业体系的理解已经远远超越了上一代,中国的供应链正在变得更加柔性、弹性和个性化,并将形成规模化的社群定制。

快手、抖音、小红书……今天有大量“记录基础设施”,视频号为什么要和公众号打通?如果不理解基于场景的用户运营和身份切换,就没有办法理解怎样把商业模式深入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大命题表达中。

与此呼应的是,海口正发生怎样的变化?很多年前是苏东坡为代表的千古文人“郁郁不得志”,但是今天喜茶、奈雪的茶是从哪里崛起?茶颜悦色为什么到深圳开店?只能认为这是一个疯狂的“估值时代”,什么样的坪效能支撑这样的PE?我们怎么了解这个看不懂的世界,是空间的内容、优质的评价还是性价比?

海口随便一家商场,进去逛就能买一辆新能源汽车。所有信息搜索、下单,无所谓是到店、到家还是闪送,这波中国跨境电商崛起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卡脖子工程”的重要民间突破点,因为我们在掌握最底层的生意本质——真实的人、货、场的匹配,渠道的变革和社交网络的连接性,乃至于社群运营的高效。

消费行业还有什么样的机遇呢?只需要更加深入地洞察用户的需求变化、产品细分,去理解新生活方式到底是怎样长成的。我相信最本质的点不在于品牌建设的方法,也不是试图贴近、理解和尊重用户,而是因为这就是一个正在变化的时代,这就是正在变天的范式转移。

我在2015年写了《场景革命》,五年后我又写了一本书《场景纪元》,很多人就纳闷我五年前不就写过了吗,现在又“炒冷饭”。从2020年开始,人们都在讨论你造车吗,你到底造还是不造。造车在今天并不是特指小鹏、蔚来、理想这样的“新车企”,更多的是理解从十余年前手机成为移动设备终端后,在同样的范式下“车”是不是新的“器官”。

“数字单身”意味着什么?今天还有家庭装的洗发水和沐浴露吗?三口之家,宝宝用的是最贵的,太太其次,你是否也在选择全新的男士品牌?不要问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单身,数字单身的机遇在于谁掌握了极致个体的形态,谁才有机会理解全新的品类是怎样产生的。

二手零售是碳达峰的目标,是循环经济的必然,还是生态文明的释然?多抓鱼到底是二手图书还是二手时尚?快手为什么把二手电商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商品类切入口,走出了与抖音电商、拼多多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长期干“苦活、累活”的商业地产,今天都能成为超级目的地、网红打卡点。为什么诞生了超级文和友的模式?买手店大量产生是审美的治愈还是IP的唤醒?关于城市美学的思考在点点滴滴地定义社交网络本身,因为它们就是社交网络的接触点。

以人为中心的场景创新——每个品牌都不得不在社群构建的过程中持续勤奋地更新全域供应链,建立自己的内容刷新机制。今天理解产品细分,是因为大量供应链品牌正在急剧成长,这是场景生态崛起的标志。解决最小的问题、最真实的痛点,通过不断的数据洞察,发现消费者的新审美与新需求,从而理解他们在数字时代的美好生活方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