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民企党建的典型样本 “穿上红马甲,自己就是战士”

截至2021年6月,碧桂园已在全国组建633个党支部,其中博士党员835名,35岁及以下党员占比83%。

“红马甲(党员先锋队服装)一出来大家就安心了,它就像定海神针一样。”王什桂回忆,“穿上红马甲觉得自己就是一名战士,像去战场打仗一样,感到很光荣。”

潘定国有几个“没想到”:没想到作为民企,党员比例这么高;没想到基层党组织这么密集;更没想到党员能切实做这么多与自己业务相关的实事。

(本文首发于2021年6月24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何海宁

2021年6月5日,华南碧桂园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并在通道中专设志愿服务者,全力帮扶行动不便者到达核酸检测现场。 (受访者供图/图)

“其始也简,其毕也巨。伟大的事业,往往都孕育在寻常之中。”

2021年5月13日,在碧桂园2021年二季度集团高管会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上,2000人齐聚一堂,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所长金一南的一次党史教育。

碧桂园的党员干部,近年来热衷学习党史。这次讲座,是他们2021年来组织生活的一个片段。

党员活动也备受年轻群体的欢迎和认同,成为近些年党建工作的一个趋势。这其中,不乏来自非公企业的劳动者。不少非公企业积极成立党组织,通过开展党建工作,不仅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推动了企业自身发展,还让组织成为党员群众“温暖的家”。

工友有诉求,支部便竭力解决;社区需要防疫,党员便上前线;帮扶对象有困难,党组织便设法对接。采访中,多位来自碧桂园的普通基层党员,都谈到了自己的日常工作与基层党建结合的方方面面。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非公有制企业解决了80%的城镇就业问题。作为一家拥有20万名员工的民营企业,碧桂园集团一直高度重视党建工作。1995年,碧桂园成立第一个党支部;2007年,集团成立党委。近年来,基层党组织的数量也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6月,碧桂园已在全国组建633个党支部,其中博士党员835名,35岁及以下党员占比83%。

把党旗插在建筑工地上

作为一名“工地党员”,曹磊深切体会到,建筑工地上的流动党员比例高,一些小项目的建设周期只有2-3年,接着便紧锣密鼓投入到下一个项目里。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如何加强工地党建,让党支部真正发挥作用,非常考验党支部的能力。

“工地人员流动性大,党组织关系往往来不及转移就调去其他地方了。”曹磊是碧桂园旗下广东腾越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越)碧悦广场项目工地党支部组织委员,负责组织工地上的大小党建活动。他说,工地高峰时有一千多人,许多人干两个星期或一个月就转移工地,且不说转接党组织关系,有时连统计这部分人的政治面貌等基本情况都来不及。换言之,工地党支部这个“家”的成员并不太固定。

其次,工友普遍年龄偏大,面临着年龄断层、老龄化严重的现象。腾越的建筑工人队伍里,60后与70后占到80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