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项目庆百年 万亿投资促发展

跨越新冠疫情的500天,从2019年底至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先后举办9次“百大项目庆百年”重大项目签约动工竣工投试产系列活动,带动全区2020年、2021年1-5月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8.2%、61%。在2021年6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引人瞩目。

以新一轮“百大项目庆百年”大会战计划、“一十百千万”工程[一个引领(即党建引领)、十大领域、五百个项目、超千亿年度投资、超万亿计划总投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赤诚可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冲刺“万亿制造”、“万亿投资”,奋力打造“中国工业最强区”,雄心亦昭然。

广纳创新院总部园项目建设现场。李剑锋摄

黄埔速度+科创引擎

2021年6月底,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创新研究院(简称“广纳院”)的5G滤波器开始对外供货,打破这一5G手机核心元器件过去主要靠进口的格局。

很多人没料到,广纳院这一项目仅用10个月就实现了厂房建设和产品线贯通,比国内类似项目的建设周期快了1年,广纳院副院长骆俊感叹说,这比原定建设周期也快了6个月。

广纳院落地广州开发区也才一年半时间。2019年12月,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广州开发区共建广纳院,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专注纳米科技领域4-6级创新链,在从事相应技术攻关的同时,孵化培育纳米科技创新企业。目前,他们已引进二十多个研发项目、三百多名科研人员、9个产业化孵化项目公司,各项预定目标和计划都已提前或超额完成。

不仅是广纳院,粤芯等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也都在一年左右,让骆俊等人深切感受到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对科技和科研人员的重视,以及决策的水平和速度、办事的效率和服务。

除了速度,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硬核科技也不容小觑。

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总经济师顾晓斌介绍,“百大项目庆百年”大会战的500个重大项目,2021年预计完成投资1291亿元,项目计划总投资12343亿元。其中科技和产业项目占比近50%,分量重、含金量高。

近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构建了“1+1+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第一个“1”是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广州实验室,第二个“1”是全国仅3家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是指启动人类细胞谱系、航空轮胎动力学、慧眼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N”是包括张伯礼院士领衔的新黄埔中医药联创院,以及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空天院、自动化所、长春应化所等一系列大院大所共建的多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

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聚集各类高端研发机构一千多家,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占全省的2/3;高技术产品产值约占全市的70%;科技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开发区第一,区本级投入科技创新资金近10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4.38%,成为广州市首个研发投入强度超过4%的区域,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主战场、先进制造业主阵地、科技创新主引擎。

2020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超3600亿,高新技术企业超2100家。“引进来不是目的,服务好、出效益才是关键。”黄埔区科学技术局局长陈伟权表示。

“万亿制造”+“万企创造”

2019年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启动“奋战五百天,百大项目庆百年”活动,随后便遭遇新冠疫情的挑战。他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在防控工作中做到“化危为机”。

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杨元师介绍,该区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异军突起,集聚超3000家生物医药企业,向千亿级的产业规模迈进,快速跻身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第一梯队。疫情发生后,该区更从产业端发力,构筑起了针对新冠病毒的“防检治”全链条产业。

2021年这一轮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又快速完成由常态化防控转入战时模式,稳住了实体经济基本盘,展示了黄埔区乃至广州市经济发展的韧性、弹性和广阔回旋余地。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屹立时代风口的“定盘星”,工业则始终是该区应对大风大浪的“顶梁柱”。

“十三五”期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稳居广州市第一,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三甲,形成汽车、电子、能源等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化工、食品饮料、电气机械等3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此次公布的500个重大项目,涵盖党建引领、科技创新、万亿制造、现代服务、开放合作、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区属国资等十大领域。

顾晓斌介绍,500个重大项目中,有2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100亿元,16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10亿元,将支撑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十四五”时期投资突破1万亿元,投资规模在全国21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稳居第一,实现“百大项目庆百年,万亿投资促发展”。

在“万亿制造”领域,共有100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233亿元,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占比高达86.5%。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更在“万亿制造”的基础上新提出三个以“万”为开头的关键词——“万企创造”“万物互联”“万顷空间”。

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徐丹介绍,“万企创造”,将依托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近3万家、产值规模占全市50%以上的民营及中小企业,着力激发他们的自主创新动能,实现一批关键技术的新突破,中科飞测等还有望填补集成电路卡脖子领域空白,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成为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的中坚力量,实现“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万物互联”,是打造国际数字枢纽,率先开通华南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推进建设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抓实“芯片+软件+云生态”的数字化安全可控。

土地要素是制造业发展的根基。“万顷空间”,则是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黄埔港“三片协同”,形成“万顷级高质量发展空间”,鼓励发展创新型都市新工业,加快村级工业园更新升级。

“百大项目庆百年”,推进万亿制造,推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从“制造大区”转向“制造强区”,从“制造高地”迈向“创造高峰”,未来可期!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