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从问题少年到一代宗师

责任编辑:王卓娇

既祛魅,又驱邪。

看罢《李小龙:神话和真实》,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六个字。

祛魅是说,它极尽客观地贴近李小龙,让我们看到,原来一代宗师也曾因为实现自我价值时受阻,而深陷在迷茫、困顿和焦虑的泥潭里;

驱邪是说,它极尽真实地驳斥了,那些和李小龙有关的捕风捉影的阴谋揣测,或是不怀好意的小道消息等,甚至是一些龌龊的人身攻击。

它没有想着神话李小龙,也不是要污名化一个偶像。而是要在最真实、客观的传记里,为我们摹刻这个跟你我一样也会焦虑、也有毛病的普通人,何以能从一个喜欢在街头打架的问题少年,最终成长为一代宗师。

或许正是这种力求客观、真实的做法,才会让这本书的中文译者史旭光不禁感慨:“如果李小龙还健在,看到这本传记,可能会感到欣慰,也可能会大为恼火。因为作者在记录他所取得的成就之余,也一并记录下了他生活中不愿为人道的隐私。”

史旭光,截拳道教练、截拳道·印心会创办人,接触并采访过多位李小龙亲友和嫡传弟子,专职从事李小龙文化研究与截拳道教学推广工作。著有《截拳道运动入门》的他,翻译了爱好中国功夫的美国著名作家马修·波利花了近十年时间、历经一百多次亲身采访才完成的传记《李小龙:神话和真实》。

史旭光老师

正值中文版《李小龙:神话和真实》出版之际,我们采访了史旭光老师,请他分享他眼中的李小龙与截拳道,及在当下我们该如何看待李小龙精神与文化。

它会污名化李小龙吗?

Q:读完这本传记,觉得除了盛名之下的荣誉,李小龙像是个有很多缺点的人,比如情绪暴躁易怒、自大傲慢、控制欲强、大男子主义等等——您会担心这些污名化李小龙吗?

A:坦白讲,有过这方面的担心。尤其是在翻译过程中,每每遇到类似桥段,都会猜想如果日后有读者揪着这个问题不放,是否会让原本已经不被正视的李小龙污名化加剧。可是在译完统稿时,我发现从整个时间轴来看,这些缺点并不影响李小龙的伟大。他明确地知道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事,他在武术和电影两个领域,先知、先觉、先行,以无所畏惧的心,摆脱传统的桎梏,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为后人开了先河,其言行思想影响深远,并且继续在启迪后人。

而且,这些负面的东西,对于一位传记作家来说,是不能回避或视而不见的,因为传记本身的价值并不是为了取悦传主,而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如实地呈现人物的风采。这一点,我认为马修做到了。或许本书作者仍有偏见存在,可是他已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读者对李小龙的真实认知,至于他与人交往时的各种社交技巧以及性格上的缺陷,我认为见仁见智。

李小龙书房照

Q:与黄泽民比武,有很大原因是为了让自己的武馆开下去;但打赢黄泽民后,却又对黄泽民和其他人说不要跟任何人谈论这场比武——这是为什么?

A:严格来说,李小龙与黄泽民比武,是被迫之举,其目的并非是为了让自己的武馆开下去,而是在他为武馆做宣传时,因大胆、超前、犀利的武术理念与传统观念相违背,从而冒犯到某些传统人士,于是才引出了这场比武。比武获胜后,他之所以对黄泽民说不要跟任何人谈论这场比武,其目的可能是李小龙并不想让这件事流传出去,从而激化他与传统武术界的矛盾。尽管他并不怕,但也没必要刻意向传统武术宣战,毕竟他受益于传统,筑基拳术(咏春拳)仍属传统武术。昔日李小龙在新声戏院的“公开宣战”,也是话赶话的冲动之言,“并没打算发起公开挑战。”

Q:与黄泽民比武,对李小龙而言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A:我个人认为,经此一战,李小龙的武道思想和技术体系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也让他对体能和肌肉力量的锻炼更加重视。在整个截拳道界,一致认定这一战是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关键。在此之前,尽管李小龙一再公开表示“个人比风格更重要”,但在技术层面,他仍属于传统武术的范畴。比武获胜之后,他对自己的表现非常不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这是第一次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格斗方式出了问题,仅仅修改几项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从头开始,重新构建自己的武术体系,从1965年2月他返回香港后给弟子木村武之、严镜海等人的一系列信件中能窥见他当时的思想变化。之后的李小龙,完全摆脱了传统武术的束缚,开始寻求更简单、直接、有效的表达方式,从格斗理念到技术体系,全部进行了革新。

Q:作为李小龙传记,您觉得这本书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A:由于目前还有很多与李小龙有关的人在世,所以,为李小龙作传时,容不得传记作者肆意虚构。原书作者马修·波利采用了“简单”却不容易的方法来写:第一、查看李小龙做过的每一件事;第二、查找所有与李小龙有关的文章,详细阅读;第三、采访所有认识李小龙并有意愿交谈的人,比如李小龙的家人、同事、朋友以及多位弟子。前两点,比较容易做到,第三点比较难。马修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有几位重要人物已经过世了,后人再无采访的机会。

马修将积累的资料,通过汇总分析,去梳理李小龙的人生轨迹。他笔下的李小龙亲切平实、生动立体,既有雄心壮志的激昂,也有时运不济时的困惑、彷徨。最重要的是,马修着重描写了李小龙在不同境遇下的生存状态,从当时的人际关系入手,对他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探索,并据此分析他的行事方式,从而对其人生的很多关键时刻提出了不少颇有说服力的独到见解。

需要留意的是,不少个人见解,马修并未放入正文中,而是选择以备注的形式出现。这一做法,值得称赞。说及备注,原书备注多达百余页,这也是起初让我觉得震惊的地方,马修详细注明了所引用素材的出处,这种写作的态度和方法让人敬佩。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本比较规范的传记,与其他通过资料汇总拼凑而写成的传记完全不同。

Q:翻译完后,您对李小龙的认知,有没有发生变化?

A:坦白讲,这次翻译,确实让我获益良多。

翻译之前,总觉得自己对他已经足够了解。于是,把观看的重点较多聚焦在与他有关的笔记、信件以及影像资料上,更侧重于细节的发现,而非整体的认识。这种观看方式,听上去,像是在做研究,可是也让我产生了一种对他十分熟悉的错觉,就如同于佛经中盲人摸象的譬喻,一掌之宽的感知,或许正确,但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只有看到全部之后,才能知晓每一次“观看”时所得到的信息在李小龙个人生活中是处于怎样的位置,才能理解他如此“呈现”背后的逻辑和意义,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

这次翻译,是一次重新走近李小龙的过程。全书译完之后,在我印象中渐有标签化倾向的李小龙,再次鲜活起来,而且对于他的性格特点和行事方式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前只是单纯地知道他说过什么、做过什么,现在对于他当时为什么会那么说、为什么会那么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对于了解一个人是特别重要的。欠缺了对特定时空背景的了解,单从事情的表面去分析,很容易得出错误的观点。所以,一直以来,对李小龙而言,我给自己设定的方式是:保持关注、仔细观察,别轻易给出观点。因为一旦有了观点,会自动屏蔽很多信息,你对他保持开放,他也会对你保持开放。

李小龙被神话了吗?

Q:您从什么时候接触到李小龙的?他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A:大约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在河北老家农村,邻居借来一部录像机,当时绝对算是个稀罕物,胡同里的大人小孩儿都挤在那间小房间里等着看,播放的是《龙争虎斗》,我从那时起知道了李小龙,开始为之着迷。一眨眼,二十六年过去了。时间真快!我现在的一切,几乎都是因他而起,我的训练、教学、研究、阅读,乃至于兴趣爱好,都是受他影响,甚至我与爱人的相识,也与他有一丝关系。2006年前后,我开始频繁参加与克里希那穆提有关的活动。因为在李小龙笔记中,明确写有对自己武道思想影响最大的三个来源,克里希那穆提居首位。几年后,在一次活动中,我遇到了首师大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她把自己的同事介绍给了我,后来成了我的妻子。

《龙争虎斗》剧照

Q:在偶像、明星和网红辈出的今天,李小龙对年轻人还有吸引力吗?

A:在西雅图李小龙的墓碑前,有一本石刻的书,呈打开状,左侧这页用中文刻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以及李小龙设计的截拳道标识,右侧这页刻着一句英文:“YOUR INSPIRATION CONTINUES TO GUIDE US TOWARD OUR PERSONALLIBERATION”(你的在天之灵,依然指引我们走向个人的解放)。在我看来,只要他的言行仍对年轻人有所启发,那么,他的吸引力就会一直存在。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2009年,美国历史频道曾专门推出过一部名为《李小龙如何改变了世界》(How BruceLee Changed the World)的纪录片,详细梳理了李小龙对全球电影、音乐、体育、武术、设计、时装等领域的影响,他已然成为了一个偶像符号。

Q:您觉得,李小龙是不是被过度神话了?

A:与其说李小龙被过度神话,毋宁说一直以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他被严重误解了,加之对其一知半解之后的盲目夸大,导致他逐渐被“神化”。

2000年左右,网络还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大家提起李小龙,更多的是敬佩,总在试图寻找各种与他有关的信息,以期对他有更多的了解,并希望从他的生活经历、拳术理念和人生哲学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激励。

现如今,在互联网上,只要一提起李小龙,就会连带产生各种争论,比如他到底能不能打、他到底是怎么死的、他和某某人相比又如何如何等等——这也是近几年来,在互联网上引发争论的导火索之一。可是,这种争论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分裂,它会激化矛盾,也会妨碍我们去直接与李小龙“对话”。

其实,种种这些,都与李小龙本人毫无关系。他需要被正视,当我们离其越“近”,获得的真实信息越多,也越能感受到他的不平凡之处,尤其是置身于当时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能在电影和武术两个领域,有如此大的贡献和成就,绝非常人所能及,也正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不自信和“放任自流”,才会将李小龙“神化”,并赋予其足够的合理性,如此一来,我们就无须再努力了……

Q:相比于武术技能,感觉叶问对李小龙的精神世界影响更大,比如对道家思想的引入?

A:我不这么看。若非叶问先生引导,李小龙应该也会接触到道家思想,因为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他离港赴美前以及他自美返港后,曾多次在香港书店采购书籍,采购书目不详,但从他的书架上,能够看到很多繁体中文的武术著作,其中多本与太极拳有关。李小龙会关联思考,他会把道家和禅宗的思想与自己的拳术训练结合起来,尤其是教授外国人时。仅就年幼时期的李小龙来说,我认为他对叶问先生的拳技更感兴趣,毕竟能打才是他最初去学拳的目的。

对了,有一件事特别有趣:据李小龙好友陈炳炽回忆,叶问先生平时不喜拍照,但却在李小龙的要求下,专门去泰山影楼为李小龙拍摄了百余幅拳照,可见叶问先生对李小龙十分喜欢,而李小龙也对叶问先生的拳技念念不忘。

Q:李小龙是个天才的武术宗师,但并不是个好的武术老师?

A:他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庸才身上。至于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好的武术老师,要看教授的对象是谁。从李小龙教授詹姆斯·柯本时的黑白录像上,可以看得出来,李小龙知道如何去有效地引导学生、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的技术有所进步,仅就此一点来说,我认为他是一位优秀的武术老师。但无论多么优秀的武术老师,也会遇到不想教的学生,可能对那些人来说,李小龙不是一位好的武术老师;亦或者,他们所付出的成本以及对待训练的态度,不足以让李小龙将优秀的一面呈现出来。尤其是在李小龙锐意打入好莱坞、发展影视事业之后,教授武术已不是他的主要谋生手段。成为一位好的武术老师,除了要具备耐心和知晓各种教学手段之外,更重要是的眼光要“毒”,要能一眼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并理解给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在这一方面,李小龙无疑是非常优秀的。

李小龙和弟子李恺

Q:经过李小龙本人的不断完善,以及后续那么多年那么多人的继承和发展,现在的截拳道是否不应该再局限于这个名称了?

A:李小龙生前有过明确的提醒,“假如人们认为截拳道跟‘这’或跟‘那’不同,那就让截拳道的称谓消失好了,因为截拳道就是其本身,只是一个名称。请勿小题大做。”在我的教学课堂上,我们很少提到截拳道的名字,更多是侧重在技术的学习、磨练和应用上,只有在向初学者介绍拳术理念时,才会提到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背景,以及最初的名称释义。截拳道,应该是一种行为的体现,是形容词,而非名词,它代表着某种格斗风格的具象化,一味纠结于名称,试图从文字层面对其大加解释,本身就与李小龙武学理念相违背。

Q:在您看来,截拳道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它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是什么?这些在当下的武术环境里是否还适用?

A:李小龙在笔记中多次写过,截拳道的特色是简单、直接、自由,不拘泥于传统(即“非传统”),没有套路,进入模式,但又不为模式所限,强调如水一般的适应性。它侧重的是人,是个人内心的觉醒和个人武技的提升,而不是体系本身。体系存在的目的是帮助人的成长和进步,而不是让人成为体系的奴隶。个人的成长在截拳道中是至关重要的。李小龙认为,“归根结底,武术是种自我表达。”你接受怎样的训练模式,就会养成怎样的格斗反应,这是武术的教化本质所决定的,在变化气质的同时,连同反应方式也进行了转变。我喜欢截拳道的简单、直接。简单、直接,也意味着高效。

仅从我多年教学和训练的体认与理解来看,截拳道的核心是建立“截击意识”,养成“截击”的格斗反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消耗最快地结束战斗,截拳道练习者必须去除所有不必要的多余动作,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应对外界的刺激,务求最大限度地快速反应、快速击打。以上这些内容,在当下的武术环境中,越来越成为通识,但在李小龙生活的那个年代,少有人具备如此超前的观点。

网络编辑:阿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