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料”:农家子弟离开乡村之后

“它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故事,也不是一个逆袭的励志故事。它是一个农家子弟负重前行、充满了矛盾冲突和困惑挣扎的故事。”

四十多年来,传统应试教育一直处在舆论批判的中心,却又贯穿寒门学子求学始终。

随着这项研究的传播,背景相似的农家子弟慢慢靠拢,他们给程猛写信,在网站写下书评,建起豆瓣小组,彼此倾诉、共情、疗愈。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1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吴筱羽

相关报道详见《对话教育学者程猛:农家子弟的苦读很能理解,但需要被改变》

2020年5月14日,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小,如今这里只剩下一名坚守了41年的老师和两名学生。 (视觉中国/图)

保研成功后,王继阳等到的不是喜悦,而是三桩不幸:父亲施暴,母亲自杀未遂,外婆跳水救女儿时溺亡。

王继阳生于四川泸县一个小村庄,一个沉默、暴力、陌生的原生家庭。从青春期开始,“逃离家庭,逃得越远越好”成为他赋予读书的意义。这个家中,外婆是他唯一的支持者。

七年前,王继阳如愿逃离,考入西南大学,三年前,又拿到为数不多的保研名额,他却觉得生活的路“越走越窄”。不同于传统叙事中优秀农家子弟应有的形象——与命运搏击的胜者,王继阳说自己“太累了”。

这样的农家子弟,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者程猛的研究对象。

关于寒门学子的讨论经久不衰。2021年3月,程猛在一次演讲中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一个月后,出身寒门的中科院博士黄国平,论文的致谢信又看哭了许多人。

“它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故事,也不是一个逆袭的励志故事。它是一个农家子弟负重前行、充满了矛盾冲突和困惑挣扎的故事。”在演讲中,程猛展示了一张自己小学时的照片。青灰色的天,衣着臃肿的他半蹲在地上,身后是一排低矮校舍,手看上去胖乎乎,却是被冻肿的。

“我们终究是命运的博弈者,虽然起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但是终点由我不由天。”6月24日,黄国平受邀参加母校西南大学的本科生毕业典礼,演讲中,他这么说。

稍显意外的是,随着这项研究的传播,背景相似的农家子弟慢慢靠拢,他们给程猛写信,在网站写下书评,建起豆瓣小组,彼此倾诉、共情、疗愈。一个纯粹的学术研究,在驱赶农家子弟纯粹的孤独。王继阳就是其中之一。

命运的分岔路口

王继阳“读书凶得很”,村里人称他为不出门的“大姑娘”。父亲总鄙夷儿子安静读书,认为他没有一丝男子汉气概。

沉下心读书最原始的原因是体力不行。饿肚子是常态,一次,连吃了一个月青菜、茄子后,因为不愿意吃水煮萝卜,王继阳挨了父亲一个耳光。

中考时,王继阳考了班级第一,进入县城最好的高中。第一次月考,满分七百五十分的试卷,王继阳考了七百多分,成为新班级的第一名。“农村学生的身份也没有阻碍我得高分”,自信心在新环境中被塑造起来。

在程猛的家乡,像王继阳这样很早就展露出学习天赋的孩子,被人们称为“读书的料”。

2018年12月,程猛的书《“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出版。这本书始于他的博士论文研究,这群有志于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农家子弟中,少数人一次次穿梭于家乡和越来越繁华的城市,挺过漫长而残酷的向上流动之旅,进入高等教育。

博士论文中,学术意义上的“读书的料”与另一个相对应的概念紧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