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身世”复杂,太阴神不是嫦娥,但丰收的喜悦和家人团聚的温馨长留心间

宋代以后太阴神的神像也多有出土,几乎都是女性,都是常羲的化身。但是,真在拜月仪式上挂一幅嫦娥的画像,也没什么问题,在古代笔记小说中也屡见。神祗的包容、宽和,是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特色,这是很美好的传统。

责任编辑:陈斌

(小尘4x/图)

如果按照受重视程度给中国传统节日排序,那么中秋节应该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要节日吧。团圆、赏月、月饼、嫦娥和月兔,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不过,农历八月十五日直到唐代才被定为中秋节,此前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中秋节的“身世”值得探究一番。


关于中秋节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起源于古代的“祭月节”,这也是大众最容易接受的说法。毕竟中秋节的主题就是月亮,与古代祭月的联系是很明显的。然而,“祭月”其实是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而不是农历八月十五日。秋分祭月源于周代,是“四至祭祀”系统之一,即历代皇朝祀典的“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两代秋分祭月的场所,原名“夕月坛”,取自《礼记》记载的“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秋分祭月如何在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秦莉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