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背后有日本财阀的力量

日本经济史专家武田晴人的《财阀的时代》是一部专门研究日本财阀历史,也是研究日本明治维新以来近代经济史的作品。此书是面向大众的普及读物,对财阀的历史按照时间次序和主题加以编排,中间穿插叙述了许多财阀企业家的故事,借此还可一窥日本明治到昭和近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对于现代企业所面临的诸如股东关系的利害调整、控股公司的功能、经营者的作用等各方面问题,我们都能够从战前日本的财阀体系中获取经验和教训,因此也是一部适合企业管理者阅读的书。

《财阀的时代》,(日)武田晴人著,王广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5月版,79.00元。

什么是财阀?财阀在近代日本的规模和影响有多大?武田晴人采用安冈重明的定义:“财阀是以家族或同族出资的母公司(控股公司)为核心,且母公司下属的子公司涉及多领域经营的企业集团,同时这些子公司在各自所属的产业部门中居于寡占地位。”从1914-1929年日本企业总资产前100名的公司中,隶属于三井、三菱、住友三大财阀的企业占比一直维持在30%左右,财阀的规模和影响力于此可见。现代历史学家认为应当把日本近代化的起点追溯至江户时代,彼时日本即已形成商业资本,且识字率极高。财阀的历史也可追溯到江户时代,譬如大型财阀三井是今天三越百货的前身吴服店,他们从经营吴服起家,扩展到货币兑换业务。到了江户时代后期,各藩财政陷入困境,便以“御用金”为名向商人“借贷”巨额资金的“大名贷”,这种类似政府御用银行的模式,因此三井、住友成为当时国内有影响力的商号。

日本明治初期基本没有工业,民间经济活动的规模也不大。明治政府主要靠大量征收农业税来投资推进工业化建设,因此政府对经济运行具有压倒性的影响力,成为经济的中心,商人和财阀与幕府时期类似的,需要通过接收“官公预金”来获得放贷资金,政府有意识地排除外国资本进入国内市场,培养了一批后来成为财阀的“政商”。1880-1881年是明治政府经济政策大转型的时期。日本政府建立中央银行,这种以中央银行制度为中心的金融机制将政府存款等权限收回日本银行,政商也随之失去了生财的门路。但是明治政府参照西方经验,决定大力发展民间经济,实现官产变卖政策,将政府所持有的工厂、矿山以低价变卖的形式民营化,游离于政府之外的商机开始增多,这又促进了政商、财阀转型多元化经营。官产变卖对有政府关系背景的企业家而言算是捡了大便宜,因为大多数场合政府所收回的资金尚不及投资额的一半。换言之,政府在最初以不断的试错为代价买单,增加的只是纳税人的负担(主要由农民承担),企业却以低廉的价格抄底接盘。住友财阀幕末时期经营中心在金融业和铜矿,此时开始设立银行,并向重工业进军,三井和三菱的多元化经营更随机,多元化经营使得财阀的规模迅速扩张,还有利于分担企业经营风险。反观同时期的中国洋务运动尽管如火如荼,但李鸿章等洋务派大臣始终坚持近代化工业应该“官办”,顶多“官督商办”,即使伊藤博文曾给予李鸿章诚恳建议清朝参考学习日本经验,让民间企业参与到工业化建设中来,转变官办企业效率低等缺陷,建立资本主义自由经济,而李鸿章则始终抱持民间资本本小利微,没有实力搞现代化大工业的偏见。这正是中国尽管开展洋务运动时间比日本早,进展却比日本缓慢的原因之一。

借着明治维新的历史大潮,政府成功引导财阀和民间企业走向工业、矿产、金属、外贸、海运等现代化经济领域,同时财阀和企业家也不断学习西方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积极改良企业管理制度。到了明治维新时期,受到立宪运动的影响,财阀纷纷效法制定“家宪”(家族宪法),三井财阀制定“三井家宪”,进一步完善江户时代以来的总有制,增加对家族内部人员的约束,将经营与家计分开,住友财阀也制定“住友家法”,对企业经营各方面进行规范。同时,随着财阀的多元化经营,企业巨型化,许多财阀开始了康采恩化,建立控股公司,控股公司不干预下属各事业公司的自主经营。许多财阀还针对经营的迅速扩大化,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实现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明治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财阀等民间企业转型为现代股份制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推动家族企业社会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会,以军需品订单为契机,各种投资商社热潮如火如荼,堪称“暴富的时代”。但一战结束后,许多迅速崛起“暴富”的企业家却因盲目投资和泡沫经济破灭等原因而走向破产,唯有三大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安然度过了危机,成为占据日本经济三分之一体量的支柱。进入昭和时代,1929年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大萧条”恐慌时代来临,日本社会舆论对财阀的批判开始爆发。批判的契机在于财阀系企业涉嫌操纵汇率市场,在日元贬值时购买美元。这违背了政府坚持金本位制的既定国策。财阀企业也不得不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开始“转向”,纷纷公开出售公司部分股份,转变家族全资控股的模式,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社会化,并大力开展公益事业,向社会事业提供捐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财阀沦为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发动战争的后勤工具,配合战时体制转型军工、军需品生产商,所有原材料、劳动力全部由国家计划、统筹,按照政府和军方命令开展生产。日本战败后,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在经济民主化政策下,进行自由市场机制改革,财阀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财阀“解体”,大部分财阀以股权出售的形式被肢解。至此,日本近代历史上的财阀时代宣告终结。尽管上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复苏,原来被拆散、解体的原财阀下属企业,在资本市场运作下开始了集团化,但与财阀的金字塔结构不同,集团下企业间是彼此对等的关系,可以交叉持股,因此战后崛起的企业集团已经是另一个与财阀无关的故事了。

(来源:南方都市报)

网络编辑: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