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小仇孩与“幼态延续”: “13岁零162个月的孩子”

从智力上而言,幼态延续者是成人的,漫长的教育让他们的学历普遍超过父母。但从心智年龄而言,许多人的心理长期停留在青少年,当然不会积极去当爹妈,去生养小孩。而对小孩的厌恶,也成为其对转型为真正成年人角色恐惧的一种心理投射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4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斌

现在网络上有一种对婴儿、小孩的不宽容氛围,动辄痛骂“熊孩子”,讨厌小孩、婴儿之类的话语十分常见。某“讨厌小孩”网组认为,“小孩之所以讨厌,是因为小孩是微型成人,我们不给予他们更宽容的道德标准”。根据此说,小孩是“微型成人”,讨厌小孩的人认为自己和小孩是同一生态位的,区别只是对方更“微型”一点而已,故而不能被宽容。但另一方面,网络上的成人们又特别流行过儿童节,并自称“本宝宝”,儿童节时互相祝过节快乐。四五十岁的“女孩子”“男生”之类称谓也常见。有趣的问题来了:到底小孩是“微型成人”,还是这些讨厌小孩者实质在心智上是超龄小孩?

根据生物学,处在同一生态位,才存在异常强烈的竞争和排斥关系,那么可以说现代社会大量厌恶小孩的网络舆论氛围,意味着存在数量巨大心智类似小孩的成年人。厌恶小孩,其实是“小孩的最高阶段”对“小孩的初级阶段”的厌恶,而现代社会让很多人有机会可以一直停留在“小孩的最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石块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