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世界读懂中国

“一个国家崛起的核心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全新制度体系的崛起,英国是这样,美国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

“中国不可能,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副本’”。中国的政治制度正在产生优越的结果,但这将需要两三代人的时间来使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来理解和接纳这种制度。”

责任编辑:姚忆江 娄晓希

当今的世界格局,百年未见之大变化正在发生,而中国在其中的角色前所未有地受到关注。

2021年12月1日至4日,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云集了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七十余位国际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驻华代表,围绕这样一个主题展开研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更加真实、全面的中国。

正如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此次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所说,中国未来到哪里去,是所有关心中国的朋友们都希望更加“读懂”的。只有“读懂”才能合作;只有“读懂”才能和平共处;只有“读懂”才能一起创造共同未来。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国未来到哪里去,是所有关心中国的朋友们都希望更加‘读懂’的。” (翁洹/图)

想象的中国与现实的中国

来中国之前,英国人大卫·弗格森曾做管理顾问的工作,现在是外文出版社的外籍专家。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的他是一名“国际人”,会说多种语言,足迹遍布全球。但他并没有想过来中国,因为“中国太大,也太遥远了”,并不在他的视野之内。

“必须说,我刚来中国时,对中国的了解和大部分西方人差不多——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大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在大卫当时模糊的想象中,中国“很大,很穷”,“有几个现代化的先行区,而农民们在地里苦干”。

有着相同最初印象的,还有厦门大学美国籍教授潘维廉,“小的时候我对中国不太感兴趣,对中国一无所知。我只知道什么呢?就是有人说中国是我们的敌人。”

机缘巧合下,大卫和潘维廉分别来到中国,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百闻不如一见,当他们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发现现实与想象并不相同。

大卫到中国的第一站是吉林省吉林市,时间在2005年末。“那里地方不大,人们也不是特别富裕”。那里正是中国数量众多、面目相似的标准城市中的一个。

不过,大卫发现,那里的人们生活已经很现代化——人们悠闲地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走在现代化的街道上,随处可以买到西方牌子和本土品牌的衣服,“他们穿的也不是我想象中的绿色军大衣,他们穿得和我一样”。

外文出版社的外籍专家大卫·弗格森:“他们穿的也不是我想象中的绿色军大衣,他们穿得和我一样。” (毛淑杰/图)

潘维廉在1976年被派到中国台湾,那时,他还是美国空军里的一名大兵。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他为台湾的风土人情着迷,并首次接触了来自中国大陆的诸多信息。“我看到了很多关于大陆人民生活的照片,然后觉得那里好像跟我在台湾体会到的是一样好,于是产生了一定要去看看的想法”。

1988年,潘维廉来到福建厦门,随后在厦门大学工作。那时,他生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知了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