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孙江:人文社科大发展,基本概念的梳理不可或缺

百年后回看学衡派的主张和实践,需要继承的就是开始提到的那四句箴言,我将其中的昌明国粹和融化新知,凝缩为一个现代人的表述:全球本土化。既要有全球视野,也要有本土实践。梅光迪说得好:“特以真理有独存之价值,不以众人之好恶为是非。”

(本文首发于2022年2月24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悠翔

1922年1月,《学衡》杂志创刊,编辑部成员有梅光迪、胡先骕、刘伯明、吴宓、柳诒徵等人,撰稿人有南社、国粹派、常州词派、桐城派、同光体派的大多数成员,这些保守派人士被称作学衡派。图为柳诒徵全家合影(1936年)。 (资料图/图)

1922年1月,《学衡》杂志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刊。以“哈佛帮”为主干的学衡派,继《新青年》之后阐释和传播新文化。彼时,《新青年》站在时代舞台中央,它所标举的“德先生”“赛先生”、文学改良对中国知识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

吴宓等学衡派同人另有侧重。他们把社会革命放在一边,潜入书斋,解读百年未有之变,被后世评价为保守主义。学衡派师法西方,以人文主义为主,尤其是白璧德所标榜的新人文主义。而当时世界的潮流是现代主义和民族主义,学衡派显得不合潮流。

吴宓留学美国时,就为中国局势和民族危亡忧心。他回国后主持《学衡》长达十年,募集费用,协调编辑。绝少有人支持吴宓,反学衡派者贬斥他,学衡派内部又很疏离。但吴宓不肯放弃,几乎以一人之力支撑,自言“予半生精力,瘁于《学衡》”。《学衡》存世十年间,共发行79期,与《新青年》《语丝》等新派刊物相比,堪称“长寿”,不过每期平均销量只有数百份。

1922年,鲁迅以“风声”为笔名发文批评《学衡》:“夫所谓《学衡》者,实不过聚在‘聚宝之门’左近的几个假古董所放的假毫光;虽然自称为‘衡’,而本身的称星尚且未曾钉好,更何论于他所衡的轻重的是非。[……]‘衡’了一顿,仅仅‘衡’出了自己的铢两来,于新文化无伤,于国粹也差得远。”

事实上,鲁迅主张奋力向前,学衡派则要“论究学术,阐求真理”,他们关心西方整体,囊括了杜威、柏拉图、荷马、马修·阿诺德等人物,希望通过考据、翻译、学术,达成“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目标。

学衡派兴盛时,正值现代学科在中国全面展开。学衡派很多人都兼有民族抱负和学术精神。吴宓曾忧心“如何用中国文字,表达西洋之思想,如何以我所有这旧工具,运用新得于彼之材料”,这是学衡派做翻译、研究的一个焦虑。为了化解这个焦虑,学衡派不仅不反对“赛先生”(科学)、“德先生”(民主),还兼顾“穆姑娘”(道德),在历史学、哲学、古典文学、植物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化学、训诂学等多门现代学科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学衡的遗产留了下来。2014年,南京大学学衡跨学科研究中心成立,2016年更名为学衡研究院。学衡研究院继承学衡派“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理念,展开概念史、集体记忆、社会史等跨语言、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研究。2022年4月将召开学衡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学衡研究院院长孙江教授涉足社会史、概念史、思想史、记忆研究、区域研究等多个领域。概念史是孙江现在学术研究的重心。中国概念史研究的历史不足二十年,他是首倡者之一。

“概念本身就是历史,一个个概念里有思想,有政治,有博弈。”2022年1月,孙江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说。

《新青年》《学衡》都是新文化

南方周末:“五四”时谈论新文化运动,时人主要采取的是进步派立场,而学衡派属于保守主义。如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学衡派的选择和立场?

孙江:“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是《新青年》的拥趸,还是《学衡》的粉丝,都是中国人。以此为前提回看近代历史,《新青年》和《学衡》是有共同点的,即都忧国忧民、爱国爱民;都赞成超越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知了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