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想要多少“虚拟”

常听说生活中有几样“看不见的手”,掌控我们的日子。现在又冒出一种,叫虚拟之手。

责任编辑:蔡军剑

如果虚拟从策略转化为价值观,成为士官农工人人称道的本事,我们的文化也就有危机了

最近参加几次学术会议,“建构”两字不绝于耳。建构指对事物的主观拟定,甚至是虚拟。学者告诉我们,人类是善于建构、虚拟的。比如历史是建构的,民族是建构的,你的生活是建构的,甚至你的对象也是建构的。

看电视,嘉宾们说:如今出现金融海啸,就是因为社会上“虚拟经济”太多了。的确,很多人在股市里挣的钱都是虚拟的。

我忽然意识到,建构、虚拟原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想事、论事、做事的一大特征。我们有建构理论,有各类虚拟平台、虚拟技术,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