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影武者”,美国“驯化”乌克兰军队三十年丨智库视点

美国最新军援侧重提高乌军小分队破袭能力,不仅有大量悍马车和福特皮卡,还有重机枪、火箭筒、反坦克导弹和炮兵侦察校射雷达。

美国对乌军的“格式化”,经历了“接触-渗透-控制”的过程,目的是促其形成亲美亲西方的“政治底色”,再通过体制改革融入美国主导的盟友体系(如北约),这当然包含“围堵”俄罗斯的意涵。

只要乌克兰奉行“持久战略”,“最好变成俄罗斯咽不下去的豪猪”,美国就能从中渔利。

责任编辑:姚忆江

2020年9月17日,乌克兰士兵参加在乌克兰西部利沃夫州举行的代号为“快速三叉戟-2020”的多国联合军事演习。 (新华社/图)

俄乌冲突爆发后,曾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中被嘲笑为“不抵抗”的乌克兰军队,如今战斗力引发热议。

2022年4月11日,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记者鲁本·约翰逊曾提醒俄罗斯,小心“欧洲的越战泥潭”。但素以强硬示人的俄总统普京在4月12日放出这句话:“事实是——美国准备与俄罗斯战斗直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美国和北约愈演愈烈的军援和对俄制裁,鼓舞了乌军斗志。某种意义上,美国是这场冲突的“影武者”,驱使着乌克兰人。而走到今天这一步,美国人足足花了三十年。

乌军战术战法“美化”

自2022年2月24日以来,身为乌军国民近卫军4旅反坦克手的罗曼已发射了12枚“轻标枪”导弹,这种美国武器已变成乌军的“战斗图腾”,它重量轻、射程远,射手只需先按下瞄准按钮,让导弹导引头拍下目标并储存图像,完成“发射前锁定”,接着摁下发射按钮,导弹即出筒飞行,全程“按图索骥”,最终“灌顶打击”。

“不少于40辆敌军坦克像这样被打成废铁。”乌克兰国防部3月10日在公开发布视频,感谢美国的帮助。

总体上,乌军仍靠大量苏联遗留武器与俄军周旋,但战术战法却明显“美化”。

一些被俘的亚速团成员称,在美国军事顾问远程指导下,他们组建许多机动火力小组,借助小轿车或污水管道出没战线后方,打击缺乏防护的俄军和顿巴斯武装后勤车队,达成目的后又能在俄军炮火报复前快速转移。

乌克兰112电视台于2020年11月曾称,驻乌东的部队里,70%的士官都在美国资助的基辅士官学校培训过,“具备使用北约制式装备和作战指挥两方面的互操作性,能与北约军人实施联合行动”。

针对俄军炮兵优势,美国教官把相当多的课程放在“任务式指挥”上,即基层士官获得最大限度放权,享有分配资源、规划路线等自由,面对俄军大规模间接火力(如远程炮击)时采取“抵近前出”行动,往往距敌不过两百米。基辅、马港、哈尔科夫多地发生的俄军遇袭事件,都在己方炮兵打击过的“安全区”,而乌军袭击分队恰恰选择高风险地域设伏。

美国《国家利益》撰稿人迈克尔·佩克在2021年10月号中曾报道,美制微波数字通信和无线局域网给乌军带来极大便利。“一些美国志愿兵拥有新式高频电台(VHF),跳频能力超出俄军压制效果,可在城市范围内支援机动、跨区作战及陆空联络。”

为了对付这类非正规作战小组,俄军和顿巴斯武装不得不抽调加强了狙击手、坦克甚至TOS-1A喷火坦克的摩步排去对付。

新交战模式

4月13日,拜登政府又宣布从总统援助额度里向乌克兰提供价值8亿美元的额外装备,包括更多的火炮、装甲车、雷达和无人机,这也是2021年8月以来第七次。自拜登担任总统两年多以来,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军火和后勤软件已超过32亿美元。

早年主持过援乌计划的美国陆军退役中将米克·贝德纳雷克承认,美国援乌已达“准盟国”程度,特别是制导弹药供应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像援乌“轻标枪”导弹已占美军库存的三分之一,连波兰、立陶宛、罗马尼亚所买的存货也被征用了,“这种爆发式供应已传导给美国军工业,导致美军要填补缺口,只能超计划购买,而生产商难以在缺乏准备之下控制成本,涨价在所难免。”但国务卿布林肯承诺乌克兰能获得所需武器,并可以“立即使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