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祠,明代的平民主义实践
施珊珊在书中指出,世人往往以为生祠的功能是歌功颂德,但它实际上是将正面的褒扬和负面的批评融为一体,使平民在某种程度上有了发表和实践政治言论的机会。
责任编辑:刘小磊
“历史是对我们概括化的大反动,它打破了全部的规则;历史是个怪胎。”美国历史学家伉俪,威尔•杜兰特及阿里尔•杜兰特在《历史的教训》中如是说。尽管任何人想要走近一段历史的前提,都是不可避免地接受某些被记载于书面的史实和定论,但历史从本质上来说是“非再现性的”。这也意味着,历史这个“怪胎”远比我们的想象复杂。它并非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存在着诸多彼此矛盾的幽微之处。这些幽微的存在可能轻易扭转我们对某一时代、某个王朝盖棺定论的判断。
以中国专制主义的高峰时期明代为例,皇权的无限膨胀、党争、阴谋、严刑峻法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特征。在这种大环境下,平民参政难以想象。然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教授施珊珊(SarahSchneewind),却在其著作《小天命:生祠与明代政治》中发掘出一种与普遍认知相悖的现象:明代的平民百姓,借助“生祠”这种奇特存在,明确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
生祠发端于汉代,明代时已形成相当规模。生祠是为在世者所建的神龛,常常建于清廉且有作为的地方官卸任之时。它可大可小,可以由各类建筑改建或承载:比如庙宇、学校或在其他建筑内放置活人雕像、画像或牌位的祭坛;也可以指人们在官道上临时设祭,或在祠庙中举行的仪式。生祠本是由民间自发建设的。然而,魏忠贤乱政时,为了彰显自身权力的合法性,他为自己兴建了数目庞大的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知了 校对:胡晓 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