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春晚”变形记

一个自称是记者的人硬拉着老孟开着印有“叫板”的面包车到央视新大楼前拍照。这一多少具有挑衅性的行为,老孟竟也配合做了。回来之后,父亲斥责儿子“太幼稚”。对于经历了太多风波的山寨春晚来说,一切正变得脆弱而敏感。

责任编辑:朱红军 实习生 卢丽涛

■编者按:在“山寨”风暴席卷中国的2008年,一位喜欢刺激的“京漂”和一份雄心勃勃的造星计划,被赋予草根狂欢、解构权威的含义,而如愿以偿地被推到了聚光灯下,成为山寨春晚潮里,最受瞩目的一例。

但在看客起哄、舆论挟持、资本引诱以及行政干预等因素影响下,它不得不背离山寨文化的初衷与本质。 

1月5日,记者拉着老孟,开着印有“叫板央视春晚”字样的面包车到央视新大楼前拍照。这一多少带有挑衅意味的留影,被老孟的父亲斥责为“太幼稚”。 图/戴冰

老孟时常开着他的标有“山寨春晚”字样的面包车,在北京街头游荡,在经过央视大楼时,他又接到了一位记者的采访电话。 图/戴冰

在深圳,报名参加“山寨春晚”的人们,正安心地等候接受节目挑选。  图/王轶庶

深圳网友在排练山寨版的《千手观音》。 图/王轶庶

农民工韩祖荣拿着树枝当话筒练歌,他把自己的音乐梦想全押在了老孟的“山寨春晚”上。 图/叶伟民

深圳“山寨春晚”现场气氛热烈,提前体验平民狂欢。 图/张明术

经过排练,这出山寨版的千手观音,最终得以在“山寨春晚”上亮相。 图/张明术

一份造星计划

“我们的春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2008年12月29日,北京长安街上,“山寨春晚”总导演老孟正驾驶着他的白色面包车混迹在车流中,招致了极高的回头率——两条充满反叛精神的横幅贴在车外,上书“向央视春晚叫板,给全国人民拜年”。

老孟一手打着方向盘,一手将响个不停的手机交给旁边的助手——找他的记者太多了。

车内凌乱的物件很好地说明了主人的身份,一件熨好的白色礼服,一扎散落的胶花,一台便携式摄像机——老孟是一个婚庆摄影师。

面包车拐进一条偏僻的小巷,一个高大的摄影师热情迎接了老孟,他今天要为一份杂志拍摄封面照。最近一个月里,这位34岁的男人已经习惯了频繁的聚光下的生活。随着他的“山寨春晚”名声鹊起,他已经被塑造成草根精神的代言人和一个挑战权威的文化先锋,引领“人民的狂欢”。

“我们的春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在现场接受杂志记者的采访时,老孟笃定地说。

老孟原名施孟奇,四川达州人。2001年,他只身来京闯荡,在过去7年的“京漂”时光里,起码换过10种以上的工作,家政、IT、票务、培训、会展……“我喜欢刺激,而且不断变换对事物的兴趣。”

但他最大的梦想却是做一个策划家,尽管在偌大的北京,他的才能只能局限在一些车展、婚礼和民办学校招生等方面。他不甘心。

一年多前,他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开办了文化公司,并认识了一些娱乐圈的朋友。已有文化部演出经纪人资格的老孟希望在娱乐圈一展拳脚。

这个冬天,在一次赴郑州参加婚礼的途中,他在盘点过去一年娱乐事件时发现,2008年是新人贫乏的一年。这是一个不错的信号,那意味着短期内在造星领域将缺乏有力的竞争者。

“我了解媒体在关心什么。”老孟说,“我也知道该如何制造热点。”这种自信来源于他长期对互联网热点事件的关注和分析,他自诩通晓里面的道道和必备元素。

他把目光放在一个朋友身上,对方是一个流浪歌手,性格散漫但才华横溢。他要捧红他。

时值“山寨文化”横行全国,关于“央视春晚”的新闻也渐夺人眼球。作为中国最具规格、收视率最高的垄断性节庆节目,春晚也因过分商业化、程式化、脱离群众而连年遭遇非议。这些来自民间的抵触心理,符合了“2008山寨年”解构权威的一些潮流特点。

“山寨春晚”的组合构思应运而生,“它一定能火”。老孟当时判断。在下火车之前,他想好了口号——向央视春晚叫板。“央视是阳春白雪,我们就做点下里巴人的东西。”

摄影棚内,镜头再次抬起,草根代言人老孟露出了职业化的笑容。

■名词解释
“山寨”与“山寨文化”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各种电子产品加工制造 “山寨厂”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