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文化是新圈钱文化?

2008年的山寨进程,从山寨手机开始,相继出现山寨熊猫、山寨明星、山寨鸟巢、山寨神七,直至岁末批量涌现的山寨春晚……以无所不包的姿态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责任编辑:朱红军 实习生 卢丽涛

2008年的山寨进程,从山寨手机开始,相继出现山寨熊猫、山寨明星、山寨鸟巢、山寨神七,直至岁末批量涌现的山寨春晚……以无所不包的姿态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从纯商品消费阶段出发,上升到文化层面的一股价值风向,“山寨”在中国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美丽的外衣

2008年岁末各地集中出现的“山寨春晚”热是这股“山寨”潮流的一个顶峰。

自2008年11月北京的老孟提出办“山寨春晚”后,深圳、长沙、西安、成都等地纷纷跟风而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将有超过10个城市将上演他们的“山寨春晚”。

“它们首先是寄生在春晚这个品牌上的。”南开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志强说,“山寨只是一件美丽的外衣。”

周志强说,“山寨春晚”让人“未见先爱”,背后是央视春晚这么多年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积累下来的品牌影响力。没有“春晚”这个实体,“山寨春晚”将什么也不是。

在文化评论人韩浩月看来,山寨是一个很好的“噱头”。

“山寨”曾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随着娱乐功能的介入和词义的变化,“山寨”渐渐成为一种平民反叛精神的象征。而春晚作为中国收视率最高的垄断性节庆节目,已因过分商业化、程式化而连年遭遇非议。山寨春晚正是以挑战权威的姿态掩盖了剽窃的实质,而获得道义上的支持。

但这并不能掩盖其非理性因素。一方面它契合了当下大众文化的取向和反权威、反垄断、反精英的平民化情结;另一方面又暗含了对现有文化生活秩序的挑战。

“就是为侵犯知识产权换一个说法和表现形式而已。”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

“它会让我们失掉原创精神。”周志强说,“也破坏了市场道德。”

新圈钱文化

老孟的山寨春晚,以看似纯粹的公益诉求示人,甚至一度讳提“赞助”,但掩饰不了其鲜明的利益诉求。

再辅以道义上的优越感,“山寨文化实质仍是新圈钱文化。”周志强说,“是小资本寻求生存空间的经济逻辑。”

周志强认为,小资本在“山寨”的名义下成功运作成为可能,是因为节约了创新的巨大成本和风险,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

而当下门类众多的“山寨春晚”同样多为小资本运作的一个产物。现在国内所有的“山寨春晚”里,除了深圳等少数以参与人员AA制形式出资,近乎自娱自乐的情形外,大多都涉及商业赞助。

上海的草根春晚取消了。原定在1月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发起人孙玉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并不忌讳招商问题,称原定出的资金,赞助公司的董事会没有通过,导致他们处境很尴尬。而1月9日,河南骏驰车友俱乐部加盟中原网络山寨春晚,成为独家赞助企业,双方甚至高调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但显然“这些山寨春晚都舍本逐末,变成一场恶俗的商业炒作秀”。娱乐策划人田金双说,“民间春晚不是需不需要资金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人给它注入的问题,因为要实现资金注入,要同时具备知名度和高度的品牌,才能形成商业价值链。”

而在一个月前,他主动取消了正在筹办的“北漂春晚”,原因是他发现民间春晚现在只是一场民间话语权的争夺和民间商业行为,都在自我伤害着品牌,必将会成为恶俗炒作的代名词。

要么招安,要么消亡

第一场“山寨春晚”已于2009年1月10日在深圳上演。组织者是一名全职主妇“金陵子弟江湖客”。这台共有24个节目、3小时长的晚会,她和80多个网友准备2个月。在她之后,其他“山寨春晚”也会在1月19日后陆续上演。“我想下一年不会再有山寨春晚了。”金陵说,“它会消亡得很快。”“2009年这股山寨热潮就会消退。”韩浩月说,“从本质上说,山寨文化都是渴望被招安的,就像历史上的宋江。”

他认为,山寨文化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种纳入主流文化,另一种自行消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提高,山寨文化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只有创新才是山寨文化未来的出路。”周志强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